行政区划 中国物流行业网 > 地名查询 > 行政区划

福清市历史沿革

发布时间:2018-4-28

(以下根据《福州市志》《福清市志》等整理 )

唐圣历二年(699年),置万安县(今福清市),设太平、感德、崇德、孝义、万安、长东、永福、永乐等8个乡。其时境域:最东为牛山岛(现属平潭县),最西为新县乡店尾村(现属莆田县),最南为羊屿(又名洋树岛,现属莆田县),最北为黄柄山,辖地面积1852.42平方千米。元和三年(808年),长乐县并入。元和五年,析出,复设长乐县。

据淳熙《三山志》载,宋时福清县境域为:在州东南120里,东西广120里,南北袤147里。东,大海50里;西,兴化军百丈岭分水为界60里;南,大海120里;北,长乐县石尤岭分水为界25里;东南,海;西南,莆田县县岭分水为界60里;东北,长乐县薛田岭分水为界50里;西北,闽县常思岭分水为界65里。

宋庆历八年(1048年)建10个乡,辖50个里。后并为太平、万安、崇德、孝义、长乐、感德、永福7个乡,辖36个里。太平乡:永东里、修仁里、海上里、海下里。感德乡:仁寿里、浔洋里、新安里、永宾里、方民里、方成里。崇德乡:福唐里、时和里、化北里、平南里、平北里、井得里。孝义乡:隆仁里、化南里、南日里、临江里、江阴里。万安乡:万安里、新丰里、灵得里、苏田里、安香里、光贤里。 长东乡:文兴里、清源里、方兴里、新宁里。永福乡:永福里、清远里、遵义里、善福里、永寿里。 元代时行政区划与宋代同。

据民国《福建建志》载,明清时福清县境域为:在府东南135里,东西广115里,南北袤150里。东至海50里,西至兴化府莆田县界65里,南至海120里,北至长乐县界30里,东南至海150里,西南至莆田县治120里,东北至长乐县界60里,西北至闽县界45里。明初,分东、西、南、北4隅。正统七年(1442年),南隅分为南上、南下隅,共5隅。成化十八年(1482年),北隅分为北一、北二隅,共6隅,辖36里。

嘉靖十一年(1532年),仍为6隅,统36里、15都、112图。 东隅(本图1):文兴里(图1)、永东里(图1)、灵得里(上都、图1,下都、图1)、善福里(图2)、江阴里(图4)、化北里(上都、图4,下都、图4)。 西隅(本图1):永福里(图1)、苏田里(图1)、万安里(图1)、海下里(四都、图1)、平北里(上都、图5)、方成里(图1)、井得里(图4)、新安里(图4)。 南上隅(本图1):新丰里(图1)、新宁里(图1)、永寿里(图1)、清远里(图1)、永宾里(图1)、海上里(七都、图2)、仁寿里(图2)、平南里(六十都、图3)、时和里(图6)。 南下隅(本图1):方兴里(图1)、浔洋里(图1)、安香里(图1)、临江里(图2)、光贤里(图3)、平北里(下都、图5)、方民里(图7)。 北一隅(本图1):修仁里(图1)、隆仁里(图2)、海下里(五都、图2)、南日里(图2)、永宾里(三都、图2)、福唐里(图3)、平南里(五十九都、图4)。 北二隅(本图1):遵义里(图1)、清源里(图1)、海上里(六都、图1)、平南里(六十一都、图3)、永宾里(二都、图4)、化南里(图6)。

清代基本沿用明代区划。嘉庆三年(1798年),海坛岛从福清县析出,置平潭建军厅,直属福州府。宣统二年(1910年),县筹办自治,除城区外,划5镇、10乡,并置城镇乡筹办自治公所和城镇乡自治会。5镇:东张、海口、渔溪、龙田、高山;10乡:文兴、修仁、新丰、永福、遵义、南日、江阴、永东、永宾、光贤。民国元年(1912年),大扁岛面积4.8平方千米,划给平潭县管辖。民国初期沿用清末行政区划。

民国十六年(1927年),全县划为9个区:城区、西北乡区、东南乡区、海口区、东张区、渔溪区、龙田区、高山区、江阴区。不久,西北乡区与东南乡区合并称乡区。民国21年,设8个区,以序数编排一至八区名。民国廿三年8月,南日岛划归福清管辖,列为第九区。第一区(城区)区址城内聚仙楼,辖2镇10乡;第二区(西北乡区、东南乡区)区址西涧寺,辖2镇27乡;第三区(海口区)区址龙江书院,辖3镇26乡;第四区(龙田区)区址拱北祠,辖4镇32乡;第五区(东张区)区址宏路街,辖3镇29乡;第六区(渔溪区)区址渔溪街,辖3镇43乡;第七区(南山区)区址高山街,辖4镇33乡;第八区(江阴区)区址塘边,辖23乡;第九区(南日区)。

民国廿四年(1935年)5月,县改设区署,实行保甲制,共设9个区署,辖511保,5078甲;7月,第九区南日岛改为特种区署,直属省辖【一说,南日岛从福清县析出,设立南日岛特种区,归第一行政督察区管辖】;9月,改编保甲,划为4个区署(9月10日,南日岛又归福清管辖,列为第四区署)。民国廿五年12月,第四区署改为南日特种区,直属省辖(南日岛106个自然村,陆地面积52平方千米)。民国廿八年,全县仍划为4个区署,而范围有所变动

民国卅二年,改为6个镇。融城镇(镇址楼锦霞,13保、168甲):利桥乡(10保、131甲)、后连乡(10保、122甲)、北亭乡(8保、105甲)、瑶峰乡(11保、143甲)。海口镇(镇址登俊,10保、108甲):元龙乡(13保、136甲)、杞店乡(14保、171甲)、永宾乡(10保、76甲)。龙田镇(镇址龙田,11保、153甲):福塘乡(8保、116甲)、江德乡(16保、186甲)、化北乡(14保、190甲)。高山镇(镇址:高山,11保、147甲):化南乡(13保、160甲)、平上乡(10保、131甲)、化下乡(11保、140甲)、平下乡(11保、137甲)、六十乡:10保、142甲)、六一乡:10保、144甲)。东张镇(镇址东张,15保、171甲):方永乡(9保、96甲)、里坪乡(7保、85甲)、宏路乡(12保、121甲)。渔溪镇(镇址渔溪,10保、134甲):上迳乡(10保、117甲)、大联乡(8保、93甲)、光贤乡(11保、129甲)、凤金乡(7保、73甲)、上江乡(9保、117甲)、下江乡(8保、108甲)。

民国卅四年3月,全县调整为6镇、6乡,辖311保、3543甲:玉融镇辖21保、273甲,海口镇辖32保、381甲,东张镇辖32保、413甲,渔溪镇辖27保、358甲,龙田镇(包括前江德乡)辖73保、430甲,高山镇辖21保、307甲;仁义乡辖23保、288甲,光贤乡辖14保、148甲,江阴乡辖15保、226甲,崇孝乡(包括前化北、化南乡)辖24保、326甲,平化乡(包括前化下、平上、平下乡)辖14保、186甲,东瀚乡(即前六十乡)辖15保、207甲。同年9月,311保调整为158保,仍为6镇6乡。

民国卅八年8月,全县为6镇、8乡,辖262保、3388甲:玉融镇(镇址河头巷,21保、280甲),东张镇(镇址过洋村,32保、391甲),海口镇(镇址登俊村,28保、357甲),渔溪镇(镇址东后门,26保、264甲),龙田镇(镇址前门,21保、284甲),高山镇(镇址高山市,21保、295甲),仁义乡(乡址茶亭,22保、218甲),江德乡(乡址江镜村,12保、148甲) 光贤乡(乡址桥尾,14保、155甲),江阴乡(乡址洋门,15保、269甲),平化乡(乡址瑟江,12保、180甲),东瀚乡(乡址瀚口,15保、211甲),化南乡(乡址占阳,11保、149甲),化北乡(乡址浔 前,12保、187甲)。

导读:行政区划网提供了该地区的详细资料,包括所属地区的人口数量、区域面积、邮编区号、地理位置、概括地图、历史沿革等内容,如果您对该地区的资料介绍有疑问或认为该内容需要更新,请联系我们网站客服,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为你完善该地区信息。

同城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