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戒失信行为要打“组合拳”!张近东人民日报撰文谈疫苗等恶性事件
疫苗事件、网贷业爆雷潮、网约车乘客遇害、高铁霸座、居民窃电……近期,恶性社会失信事件接连不断,危害个人、危害社会。反思事件的发生,构建完善、透明的社会诚信体系刻不容缓。
近日,《人民日报》建言栏目发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的署名文章《建立刚性的失信惩戒机制》。张近东称:“种种市场乱象,归根结底都是因为诚信缺失,长期累积演变成危机。”

人无信不立,言必信,行必果。张近东表示:“建设社会信用体系,首先需要抓紧建立一套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假如企业的每一次失信行为都会记录在案无所遁形,它自然会时时处处掂量掂量自己的行为,不敢轻易失信于人。“
大数据时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迎来新课题,构建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数据平台成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必然趋势。近日,河南洛阳某居户因非法偷改电表窃电被大数据锁定,除了补缴电费以外,还要承担相应的处罚。这种不诚信行为,后续或将被纳入失信惩戒系统,个人出行消费都将受到影响。
张近东表示,随着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升,线上线下融合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生活日常。线上不是虚拟世界,更不是法外空间,征信系统建设、监管措施变革必须跟得上层出不穷的各种新型线上业态和交易方式。
新的时代环境下,数据开放共享对建设社会信用体系至关重要。继2017、2018连续两年在两会上呼吁数据共享,文章中,张近东再提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他建议“国家加快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打破层级、地域、系统、部门限制,建立一个覆盖全国、统筹利用、统一接入的数据开放共享平台,为数据应用创造有利条件。”
新技术浪潮,给许多社会问题提供了解决的契机。于诚信建设而言,必须重视新技术的应用,如区块链等。作为创新型企业,苏宁率先实践。2018年初,苏宁金融上线区块链黑名单共享平台系统,将金融机构的黑名单数据加密存储在区块链上。这一技术打通了金融机构间的信息,让金融欺诈者无法再利用多个金融平台实施违法行为,也杜绝了失信者在不同平台多次贷款的可能性。基于区块链技术,苏宁搭建了黑名单共享平台、商品溯源系统、信用证平台等。
文章最后,张近东提出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刚性的失信惩戒机制,对重点领域和严重失信行为实施联合惩戒,可在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依法依规对失信行为作出处理和评价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数据共享,推动其他部门和社会组织依法依规实施行政性、市场性、行业性、社会性约束和惩戒措施。“这就像一套‘组合拳’,可大幅提高失信者违法成本。“

- 6-20· 张近东力主科技变革,苏宁618“三国杀”可圈可点
- 5-29· 市场寒冬中如何应对 张近东强调坚守用户价值
- 3-15· 人大代表张近东谈数字经济:用智慧零售推动和引领消费升级
- 3-14· 建议将智慧物流纳入顶层设计 ,全国人大代表张近东为智慧城市把脉
- 3-12· 张近东两会聚焦数字经济:大数据已成为关键生产要素之一
- 3-4· 建议将智慧物流纳入顶层设计,全国人大代表张近东为智慧城市把脉
- 9-11· 张近东会议发言,传出重磅行业信号!关乎企业未来的发展
- 9-7· 张近东: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发展的立足之本
- 9-5· 何为社会企业家?张近东:心系社会,以行践言
- 9-5· 对话张近东,彭剑锋:企业家见地和格局,决定苏宁超前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