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丝路海运”开放合作服务“一带一路”
新年伊始,厦门港海天码头十分繁忙。一艘来自东南亚航线的“达飞蓝鲸”轮满载着木材、水果等货物进港靠泊,装卸货车已经准备好了服装、鞋帽、机电等1200多标箱产品等待装船。这些货物于当天起航,运往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口。这是“丝路海运”开行以来,迎来的首个货运高峰。
作为我国首个以航运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际综合物流服务品牌和平台,“丝路海运”开行一星期,已完成16个航次,集装箱吞吐量达1.06万标箱,其中进口货量占30%,出口货量占70%。
已有60余家企业响应“丝路海运”联盟建设
2018年12月24日,“丝路海运”开行仪式在厦门港海天码头举行,福建省常务副省长张志南出席开行仪式。当天,首艘以“丝路海运”冠名的船舶“中远泗水”轮从厦门港东渡港区起航,驶向菲律宾八打雁港,完成“丝路海运”首航之旅。
“丝路海运”依托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由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起组建运营公司。作为内地首个以航运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际综合物流服务品牌和平台,“丝路海运”将吸引众多国内外港口航运物流企业参与。
开行仪式上,“丝路海运”运营公司——福建丝路海运运营有限公司揭牌,成立“丝路海运”联盟的倡议也得到多家公司响应。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内航运企业开辟了大量‘海丝’航线,但大多是单兵作战。”以星综合航运(中国)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总经理陈志钦是“丝路海运”联盟响应者之一。他认为,有必要构建一个国际贸易航运服务新平台,谋求合作的最大公约数。
据了解,福建丝路海运运营有限公司将负责牵头建设运营“丝路海运”的开放共享合作平台,组建“丝路海运”联盟等工作。目前,已有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等60余家铁路、航运、港口、陆地港、货运、供应链管理企业积极响应“丝路海运”联盟建设。
推进丝路海运与中欧班列有机衔接
福建丝路海运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丝路海运”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在工作启动阶段,运营公司将开行首批16条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发起成立“丝路海运”联盟,统一“丝路海运”标识,持续吸引更多航商加入。
在拓展阶段,“丝路海运”航线持续增加、覆盖范围持续扩大,与境内外港口、航运企业联动更加密切,与内陆省份的海铁联运更加通畅,与沿海港口的水水中转更加高效,“丝路海运”与中欧班列有机衔接的国际贸易大通道基本形成。
在提升阶段,力争经停我国沿海港口的国际集装箱海运企业基本加入“丝路海运”联盟,航线覆盖我国沿海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港口,基本建成设施完善、网络健全、运量增长、便捷高效的海运服务体系,让“丝路海运”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良好商誉度的世界知名综合物流品牌。
实现航运物流参与方业务协同信息共享
福建将凝聚各方面力量,推动“丝路海运”高质量发展。
在硬件方面,完善联运基础设施,提升大型集装箱主要港区的规模和功能,统筹推进疏港通道、物流园区以及干支线铁路、高速公路建设,持续完善覆盖福建、服务全国的海铁联运基础设施体系。
在物流服务方面,积极推动运输、仓储、配送、检验检疫、通关、结算等高效对接;推动铁路、公路、航空等运输方式与“丝路海运”班轮有效衔接,形成全程化、标准化物流服务链条;建立“丝路海运”客户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的便利化、定制式服务;依托中国(福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航运物流参与方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
福建还将创新“丝路海运”航运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标准,提升服务品质,加强两岸航运合作,加快打造服务标准化、运行便捷化、管理智能化的“一带一路”国际贸易航运服务平台。
- 6-30· 服务区闲置场地变京津冀物流枢纽
- 6-9· 在对外开放等四个方面实施16项政策举措——深化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
- 7-26· 海上丝路新动力:格里马尔迪集团中国公司盛大开业
- 11-23· “香港海运周2023”开幕|李家超:将公布“海运及港口发展策略行动纲领” 重点发展高增值航运服务
- 12-26· 提高服务质量 做好高校学子返乡运输
- 12-26· 强化服务保障 打造学生出行良好环境
- 11-30· 香港海运周2022 巩固亚洲航运枢纽港地位 锐意再攀高峰
- 11-24· 细化服务措施 确保“双11”运输安全便捷
- 11-21· 中印尼合作建设的雅万高铁试验运行圆满成功
- 11-14· 精准服务激发增运增收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