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进村要跨三道关:物流关、人才关、质量关
电商进村深刻改变了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和供给结构,逐步释放农村经济蕴藏的巨大潜力,对于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具有重要意义。
据大河财立方消息,2月19日,省商务厅、财政厅、扶贫开发办公室发布通知,确定舞阳等13个县(市)为2018年省级第四批电子商务进村综合示范县。我省分三批确定了42个电商进村省级示范县,全省共有40个县(市)先后入围国家级示范县。至此,河南电商进农村省级以上综合示范县的数量已达到95个。
电商进村深刻改变了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和供给结构,逐步释放农村经济蕴藏的巨大潜力,对于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7—2018)》显示,2017年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实现网络零售额120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1%。各类“淘宝村”“电商村”,带动就业人数超2800万,充分显示出贫困落后地区借助互联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巨大潜力。《河南省电商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指出,三年内,我省将实现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对所有贫困县全覆盖,这必将促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然,作为新生事物,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村电商也将进入优化升级的新阶段,当前来看,电商进村仍需再接再厉,打通“三道关”。
一是“物流关”。农村快递企业主要集中于县域城区,乡镇农村地区相对较少,农村收派件成本高、利润低,也导致一些快递企业不愿意经营乡镇业务。对此,一方面应加大财政投入,对快递公司开展农村地区快递业务按业务数量进行一定的财政补贴;另一方面,要创新方法整合资源,如封丘县为破解农村物流“最先和最后一公里”问题,依托云书网“新华快的”,设立分拣生产线和云书网配送班车,同时整合县域韵达、天天等45家物流企业入驻,有效解决了物流配送成本高,县级物流代理“散、低、乱”现象。
二是“人才关”。“农民不懂电商”正在成为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一大瓶颈。发展电商所需要的营销、运营、设计等技术人才,在农村都存在很大的缺口。通过免费培训,帮扶农民尤其是贫困户通过电商产业链就业创业增收,对乡镇村干部和第一书记轮训,为贫困村培育电商带头人,是补齐农村电商人才短板的有效抓手。同时,应建立健全农村电商人才的引进机制,引导具有实践经验的电商从业者返乡创业,鼓励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到农村发展,从体制机制上为农村电商人才创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条件和氛围。
三是“质量关”。电子商务进农村不能只解决工业品下乡,更要做大农产品上行。现实中,农户往往缺乏品牌培育意识,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产品“大路货”多,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少,如果没有一套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经营中就很难规避因大面积退换货带来的巨大风险。让农村电商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解决质量标准、品牌知名度等深层次问题,实现农业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尽快由低水平的同质化价格竞争,向更高水平的品牌竞争转变,实现以质取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砥砺奋进打通“三道关”,农村电商就一定能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 8-14· 商务部:1-6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长8.5%
- 8-14· 商务部公布海南自由贸易港禁止、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清单
- 6-9· 商务部:中方愿同南亚国家一道 维护全球产供链安全
- 6-9·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负责人解读《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 9-19· 铁路电子化补票优化出行体验
- 8-25· 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强劲动力
- 7-7· 对电子客票创新与进步不妨多些期待
- 6-16· 电子支付日趋普及有助推动香港数字经济发展
- 6-13· 加速人才团队成长 这个园区有全链条支持举措
- 5-19· 人才回流助力贵州乡村振兴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