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机遇 共赢平台-代表委员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促进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带动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两会期间,记者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采访了一些代表委员。
“去年12月,日本通运公司在西安发了一列共计41车的货物。”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生荣说,由于运行品质好、开行密度大,中欧班列的货物已从最开始来自西安市内,慢慢发展到陕西省、全国甚至世界各地,很多货主、物流企业都愿意到西安来运货。
2018年,西安开行的中欧班列达1235列,是2017年的6倍。“中欧班列的开行,对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起到了很大的牵引和促进作用。”刘生荣说。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制造业国际化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光安说,通过把有竞争优势的产品、服务输送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企业的市场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同时,国际业务的开拓,也为企业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营销等方面进一步提供了发展动力。
发展的机遇,不仅中国企业感触颇深,沿线国家和人民也有实实在在的体会。
全国人大代表、福州宏东渔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兰平勇说,宏东渔业在毛里塔尼亚建立了超过9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综合渔业基地,除少部分管理人员外,超过70%的工人来自当地。企业不但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难题,还为工人提供捕捞、加工、生产作业等一系列劳动技能培训,如今已有当地渔民自己尝试买船发展渔业生产。
“我们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在沿线国家开展业务。”兰平勇说,目前已有非洲、中南美洲的十余国政府主动联系他们,希望宏东渔业能到他们国家去投资建厂、开展合作。
对于一些西方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无端指责,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驻希腊大使章启月说,事实胜于雄辩。中国企业参与希腊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经营以来,该港口的基础设施条件、运营能力等得到大幅提升,一些刚开始时对运营合作模式有担心、疑虑的民众如今也是持支持态度。
“‘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强调的是‘共同’,我们不是强加于人,而是在每个国家都跟当地商量着办,让每个项目符合当地发展需要。”章启月说。
今年4月下旬,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办。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院长季志业说,相信论坛一定能帮助各方更好理解“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 7-14·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答记者问
- 7-7· 深圳发展数字贸易再迎利好政策
- 6-30· 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 6-30·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武汉生产服务型等30个国家物流枢纽纳入建设名单
- 6-9·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新一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
- 12-22· 建设深汕铁路 “赋能”粤港澳大湾区跨越发展
- 12-1· 推进通道建设 助力外贸增长
- 11-28· 高标准推进设备检修 提高设备运行品质
- 11-24·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勇当新时代“答卷人”
- 10-31· 推进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