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拉近中日距离的纽带
2019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7周年。47年来,双边贸易额增长了300多倍,日本对华投资从零到累计金额率先突破1000亿美元。而早在中日邦交正常化8年前的1964年,中远“燎原”号货轮就已满载着货物首航日本,打开了中日海上货物贸易的金色大门,在中日海运发展的55年里,穿梭于中日两国间的海上运输航线,为中日经贸往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
1964年6月18日,“燎原”轮装载玉米等货物5846吨,由青岛港启航,首航日本的门司、东京和神户3个港口。
同年7月6日,“燎原”轮装载人造纤维、机器设备2483吨和运送日本社会党和平同志会访华团返航,9日安抵上海港高阳路码头。“燎原”轮航行日本,打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商船航行日本的航路。
同年10月13日,“燎原”轮在日本神户港首次承运由日本进口维尼龙成套设备318件,计710.4吨,其中超重、超长大件29件,于23日运抵天津新港。
海运架起中日友好之桥
历史证明,中远海运是中日经贸发展的见证者、践行者、推动者,也是中日人文密切交往和友好关系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助推者。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日经贸交往呈燎原之势,迅猛发展。航运,像一条中日两国战略合作的重要纽带,将两国的距离拉近。
为服务于中日战略合作和经贸往来,原中远、中海分别于1994年和1997年在东京成立了日本区域公司。2016年,随着中远海运集团的成立,两家公司经过重组整合,中远海运(日本)株式会社于 2017 年 1 月 1日正式成立,开启了中远海运在日本区域发展的新征程。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日本在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的支持,推动了中国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也收获了切实的收益。多年来,中远海运和同行一起,在中日航线上不断加大运力,投入了散货、件杂货、油轮、客轮等多种类型船舶,特别是30年前开辟了中日之间集装箱班轮航线,架起了中日友谊和经贸合作的桥梁,同时与日本企业在制造、能源和高科技等多领域积极开展合作,取得了诸多成果。
- 2-13· 可持续航运正以全速推进,航运业是否已做出足够的努力?
- 8-20· 大唐联合国际航运:创新引领国际物流新航向
- 11-27· 加快航运数字化转型 深耕大数据交易平台
- 11-11· 22个国家和地区400余家企业参展 打造国内首个门类最齐全的航运产业综合性展会
- 6-15· 强强联手!深圳港和哥德堡港签署了姊妹港协议,共建绿色航运走廊
- 9-12· 海铁联运拉动车企订单大幅增加
- 12-29· 航运效益凸显 三峡枢纽航运通过量达15058万吨
- 2-22· 多家航运单位联合倡议 畅通国际物流 保障外贸运输
- 10-15· 升级航运产业链 多项支持政策推动数字航运发展
- 8-18· 巴企:航运和物流业成为中巴经济走廊最大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