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两个集装箱货11万美元海外买方汇款不翼而飞,又是邮箱被黑!
南京的张女士的公司原本可以收到一笔11万美元的货款,但在邮件交流过程中,钱款却不翼而飞。这是怎么回事?
近日,张女士的公司发了两个集装箱货到欧洲,本应收到近11万美元的货款,交易之前与客户用邮件沟通过,但到收货的时候,货款却迟迟打不到银行账户上。据张女士说,她从今年6月中下旬开始,邮箱就开始收不到邮件了,只有自己的属下还能收到邮件。
张女士开始怀疑有人在自己与客户沟通的邮件上做了手脚,用“黑客”技术截断了他们邮箱中和客户交流的邮件,同时冒用张女士公司的名义,给了客户新的银行账号要求对方付款。为了成功行骗,骗子还附上了假冒张女士公司的授权书,效果逼真,客户因此把钱打进了骗子的账号。
你需要做什么?
方法一
第一步:让客户立即给他们银行发出取消汇款的指令(涉及诈骗,非银行工作时间他们也可以紧急处理)。
第二步:如果款已经汇出了,让客户立即报警。同时通知客户银行发加急电报给收款银行(骗子)冻结此笔款项。
第三步:收集往来邮件,让客户立即发委托书给企业,带上相关证据去骗子的收款银行。有些骗子会开国内的离岸银行来冒充,让银行暂时冻结款项,直到收到客户银行的加急电报。
方法二
第一步:客户与企业一同立即报警,并携带相关证据要求收款银行(骗子的)冻结客户账号。这里要注意,不是冻结此款项,而是骗子的整个账号。
第二步:账号冻结后,开始进入司法程序。提交证据,要求当地的法院立案,然后冻结对方整个公司账号,直到官司终结。
此类“黑客”作案手法并不新鲜,但确实让人防不慎防。此类案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套路并不复杂。
据介绍,此类案件的侵害对象以与境外客商有业务往来的外贸企业为主。由于存在时差、语言沟通等因素,外贸企业与境外客商联系业务,主要是通过电邮件方式,这让一些不法分子钻了空子。此类案件中受害人多为中国公司或外国合作公司。“黑客”攻陷外贸企业邮箱后,便长期“潜伏”,当发现双方交易时,才出手。“黑客”利用网络漏洞窃取邮件,然后偷梁换柱,冒充交易双方,最终将交易账号变成自己的账户。
据IBM发布的“2017数据泄露成本报告”称:
2017年,平均每家企业数据泄露成本是362万美元,比2016年增长10%,未来还将继续增加。
这么看来,电子邮件已成为企业网络安全的最直接载体,同时也是企业安全链上的最弱一环。
英国劳埃德保险公司在一份报告中发出警告:一次全球性的网络攻击危害堪比一次重大自然灾害 , 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达到530亿美元——这还只是平均估测。
由于对邮件的依赖性高,外贸公司无疑是网络攻击中受灾最严重的领域之一,无论在全球范围还是国内,受到影响的外贸公司都很多。
希望通过此案例能够引起广大外贸朋友们注意,加强安全意识!
- 3-24· 前两个月安徽省经济延续稳定恢复势头
- 3-24· 前两个月中部地区快递业务量和收入比重“双提升”
- 3-10· 辽宁:前两个月全省财政收支稳中有升
- 1-20· 警惕元宇宙虚拟资产“通胀”
- 1-6· 警惕顺手牵羊 铁路警方近期破获多起盗窃案
- 9-24· 警惕!这81个国家的客户货款难收,甚至入不了帐!
- 8-6· 警惕!外贸骗局大曝光 外贸人别上当
- 7-22· 提前两个月!潍莱高铁全长221米连续梁顺利完成
- 1-28· 最近两个月 《新闻联播》八次“垂青”邮政物流业
- 8-13· 无人物流开始常态化,但还有两个隐患亟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