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山港海事突破船差15米限制 缓解内支线船舶泊位紧张
来源:中国物流行业网 时间:2019-9-27 15:57
9月24日上午10时30分,支线集装箱船舶“恒隆8”轮安全靠妥另一艘支线集装箱船舶“信源和18”轮外档,并成功进行集装箱装卸作业,内外档船舶长度差突破原先15米限制要求,达到40.2米,标志着洋山港深化“双档靠泊”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港区通航功能提升取得新突破。
据悉,“双档靠泊”即码头“船外靠船”,内支线集装箱船停靠在已靠泊船舶外侧船舷的操作方式,该举措能使码头利用率扩大一倍,可有效缓解内支线船泊位不足的状况,提升港口通航效率和服务能级。近年来,内支线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存量船舶船型差异增大,按当前条件可进行“双档作业”船舶比例大幅降低;再加上洋山四期竣工后,洋山港内支线集装箱船流量增幅较大,2019年上半年同比增长了25.32%,通航功能提升的需求更加迫切。
记者了解到,为解决以上矛盾,洋山港海事局主动作为,联合洋山港集装箱码头经营单位,对洋山港气象、水文条件及支线船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以往经验,进一步优化支线船舶双档靠泊作业限制条件。通过研讨和专家反复论证,确定了在里档靠泊大船的情况下,放开外档船长要求,取消了与内档船舶长度差距不大于15米的限制,并成功进行了实船试验。
洋山港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主任金良刚介绍称,优化方案全面实施后,可进行“双档作业”船舶比例将提升17.36%,届时,洋山港内支线船舶泊位紧张的问题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港口中转效率将大幅提升,江海直达“水水中转”的时间和成本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对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软实力和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并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 6-16· 陆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验收 贵阳综保区构建开放发展格局
- 5-19· 宁波海事升级数字化船籍港应用场景
- 1-4· 宁波舟山港年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量 突破120万标准箱
- 11-19· 海南海事“一事通办”入选自贸港创新案例
- 11-5· 上海港海运集装箱重量验证智能监管系统上线
- 10-12· 海事行政许可事项减幅过半
- 8-27· 海事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推进会广州召开 同心助力大湾区发展迈上新台阶
- 7-22· 厦门港海润码头启动全智能化改造
- 4-17· 辽港海外新窗口,全俄最大物流中心铁路场站设立海关正式获批
- 4-14· 宁波舟山港如何剑指3000 万标箱大关?
图文资讯
近期热点
焦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