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两大船厂宣布联手!“抗击”中韩船厂
日本最大的两家船厂日本今冶造船和日本联合造船JMU决定通过资本和业务结合的方式联合起来“抗击”中国和韩国船厂。
日本最大的两家造船公司日本今冶造船(Imabari Shipbuilding)和日本联合造船Japan Marine United正在组建一个联盟,以应对韩国和中国的大规模合并所带来的全球造船行业动荡。
根据近日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发布了其最新的全球海运发展报告——《2019全球海运发展评述报告》“Review of Maritime Transport 2019”显示,2018年,中国、日本和韩国依然是世界前三大造船国。三个造船大国担当了90%的全球新造船份额,市场占比分别为中国40%,日本25%和韩国的25%。
早前,韩国现代重工和大宇造船海洋DSME(全球第二大造船厂)以及中国方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宣布合并组建中国船舶集团(全球最大船厂)。实际上,在欧洲,意大利的Fincantieri正准备与法国的Chantiers de l ‘Atlantique合并。
中韩前两大造船集团的相继宣布合并给日本造船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鉴于此,根据上周五两公司发布的公告,这两家非上市公司宣布将抱团取暖进行资本合作。
根据初步信息显示,日本第一大造船集团今冶造船Imabari将购买JMU近30%的股份。最终协议将于本财年年底前达成。
根据合作协议,Imabari和JMU将共同建立一个公司来设计和销售船舶。他们将在各种船型上进行合作,包括货船、油轮和汽车运输船。但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将被排除在外。
数据显示,日本该两大船厂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10%,只有刚成立的中船集团市场份额的一半。
韩国现代重工与国内同行大宇造船和海洋(Daewoo Shipbuilding & Marine Engineering,DSME)的合并也正在最后敲定。如果最终诚信,新成立的韩国巨头船厂也将占据大约20%的市场份额。
日本日经新闻表示,中国和韩国的造船企业通过巨额资本支出和订单价格竞争获得了主导地位。日本造船业受到竞争的挤压,但仍有10多家企业。
JMU本身也是于2013年由日本钢铁工程控股公司(JFE Holdings)和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IHI)旗下的造船业务合并而来。但近段时间以来,该船厂遭遇了一定程度的财务问题,
截至今年3月底财年,该船厂的销售额下降了11%,至2,541亿日圆(合23亿美元)JMU4月至9月更是录得净亏损65亿日圆。
多年来,JMU与多家日本国内造船厂进行了合作。业内有一种观点认为,与Imabari的资本合作实际上是对JMU的纾困,只是名不虚实。
另据信德海事网了解,Imabari是日本最大的造船企业,有10座船厂,年生产能力为450万gt/年。JMU是日本第二大造船企业,有5座船厂,年生产能力为237万gt/年。根据2018年数据显示,两家船厂占据了日本全国造船产能的40%份额,Imabari的关联公司网络使该公司在成本上具有竞争力。JMU计划整合Imabari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专长,以提高收益。
日本媒体表示,今冶造船和JMU的本次合作可能会刺激日本造船业进一步重组。据称,三井物产株式会社(Mitsui E&S Holdings)已悄悄与三菱重工(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接洽,希望建立合作关系,生产海军舰艇。
尽管订单下降,日本工业还没有削减过剩的产能。但由日本媒体透露,Imabari和JMU可能会考虑关闭造船厂以提高生产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该两大船厂的合作也令许多日本人感到意外,因为这两家公司的所有权结构不同,似乎不太可能匹配。Imabari是一家传统的日本私营造船公司,由Higaki家族控股。JMU是在过去20年里通过上市造船公司之间的长期合并而形成的,如上文所述,JMU该公司目前的主要股东是东京上市公司JFE Holdings和IHI合并而来,这两家公司均持有45.93%的股份。
- 4-21· 日本发布使用无人机运送包裹指南 推动无人机物流社会化实施
- 3-24· 前两个月安徽省经济延续稳定恢复势头
- 3-24· 前两月上海进出口总值达6745亿元
- 3-24· 前两个月中部地区快递业务量和收入比重“双提升”
- 3-10· 湖北:前两月19户省属国企营收增长35.5%
- 3-10· 辽宁:前两个月全省财政收支稳中有升
- 3-7· 前两月辽宁地区中欧班列开行列数同比增长36.8%
- 2-20· 日本首次成功测试5G远程监控机器人送货
- 2-17· 日本 ADEKA 公司开发出“锂硫电池”试制品:能量密度是现有锂电 2 倍
- 10-18· 日本电信运营商 NTT docomo 出现大规模通信故障,影响 200 万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