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扛住单日3200万个订单配送的“秘密武器”
每逢“双11”,电商企业的物流配送都会遭遇峰值的大考,用户当日下单很有可能一个星期之后才发货,并且还有发货优先级的顺序限制。但是,不少用户反馈今年“双11”凌晨在京东下单,上午就收到了货。如何在“双11”期间实现这么快的配送速度?
京东自建智能物流系统仓储配送体系,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这套复杂的物流系统,京东称之为“青龙”。由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化物流系统发挥了“中枢”作用,形成了分拨中心仓、配送仓为支撑,仓间调拨、技术系统为纽带的智能化仓网格局,大大提高了货物仓储、运输和配送的供应链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货物搬运次数,也让单日3200万订单配送这一艰巨任务有条不紊地高速运转起来。
在京东青龙物流配送系统中实现快速配送的核心就是预分拣子系统。预分拣系统根据收货地址等信息将运单预先分配到正确的站点,分拣现场依据分拣结果将包裹发往指定站点,由站点负责配送。所以预分拣结果的准确性对配送系统至关重要。青龙配送系统在预分拣中采用深度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搜索引擎技术、地图区域划分、信息抽取与知识挖掘,并利用大数据对地址库、关键字库、特殊配置库、GIS地图库等数据进行分析并使用,使订单能够自动分拣,且保证7×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能够满足各类型订单的接入,提供稳定准确的预分拣接口,服务于京东自营和开放平台的服务。
如果说预分拣系统是京东物流快的心脏,那青龙的核心子系统,则扮演着龙骨的角色。整个的青龙配送系统是由一套复杂的核心子系统搭建而成的,在各个环节当中有相应的技术进行配合。
通常用户会看到,京东的快递员手中持有一台PDA一体机,这台一体机实际上是“青龙”终端系统的组成部分。在分拣中心、配送站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据了解,目前京东已经在测试可穿戴的分拣设备,推行可穿戴式的数据采集器,解放分拣人员双手,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像配送员App、自提柜系统也在逐步覆盖,用来完成“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业务的操作、记录、校验、指导、监控等内容,极大地提高了配送员的作业效率。
运单系统是保证用户能够查看到货物运送状态的系统,它既能记录运单的收货地址等基本信息,又能接收来自接货系统、PDA系统的操作记录,实现订单全程跟踪。同时,运单系统对外提供状态、支付方式等查询功能。供结算系统等外部系统调用。
为了避免因为运输造成的损坏,质控平台针对业务系统操作过程中发生的物流损坏等异常信息进行现场汇报收集,由质控人员进行定责。质控系统保证了对配送异常的及时跟踪,同时为降低损耗提供质量保证。
GIS系统也叫做地理信息系统,基于这套系统,“青龙”将其分为企业应用和个人应用两个部分,企业方面利用GIS系统可以进行站点规划、车辆调度、GIS预分拣、北斗应用、配送员路径优化、配送监控、GIS单量统计等功能。而对于个人来说能够获得LBS服务、订单全程可视化、预测送货时间、用户自提、基于GIS的O2O服务、物联网等诸多有价值的物流服务,通过对GIS系统的深度挖掘,使物流的价值进一步得到扩展。
- 7-22· 京东快递国际宣布将为马拉松大众组中国参赛者提供专项快递运输保障
- 7-11· 京东物流网格仓在常熟落地,助力当地服装市场降本增效
- 4-28· 京东超市面对订单持续高涨 成立应急小组
- 4-6· 京东饭粒宣布京豆返利功能下线
- 3-31· 京东回应被曝大裁员:只是业务板块的正常优化
- 3-24· 京东新首页内测,取消焦点图
- 3-3· 消息称京东已收购德邦快递
- 10-20· 京东物流 CEO 余睿:已在全国运营约 1200 个仓库,拥有近 20 万名配送人员
- 10-18· 京东快递推出适老寄件服务:精简下单查件流程,优化文字视觉
- 10-18· 京东电梯预约专利获授权,可解决用梯等待时间较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