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解读现代物流网络建设
物流是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方面。日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指出,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为什么要推进物流网络建设?当前物流运输还存在哪些堵点?如何打通?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吴春耕11日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吴春耕说,交通运输连接生产和消费两端,是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基础环节和重要依托。
从生产端看,完善的综合交通网络布局和高效的物流体系,有利于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分工深化、提高生产组织效率,将更多的人流、物流安全顺畅地联入国内国际经济循环。
从消费端看,统一开放的运输市场和高效便捷的客货运输体系,有利于扩大交易范围、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助力形成国内统一大市场。
据介绍,近年来,交通运输部加强部门联动,开展降低涉企收费、发展多式联运、完善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等工作,全力推动降低物流成本,取得了积极成效。去年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805亿元,今年上半年,降低物流成本超过990亿元。
吴春耕说,目前交通运输发展仍存在质量不优、韧性不强以及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影响到全社会物流运输效率,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布局需进一步优化,中西部铁路、沿边沿海公路、内河航运、城际轨道等方面存在短板,对国民经济循环的支撑能力不足。
各种运输方式衔接融合不够,存在转换效率偏低、多式联运发展滞后、末端循环不畅等问题,综合运输效率提升仍有较大空间。
产业结构和布局、物流发展水平、市场环境等多重因素导致结构性、制度性成本偏高。
高品质运输服务供给不足,难以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和高价值、高频次的货运需求。
国际物流供应链安全性、稳定性不高,航空货运能力存在明显短板,对国际大循环的服务保障能力亟待加强。
如何打通以上运输堵点?吴春耕说,交通运输部将着力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内提质效、外保安畅,努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当好先行官,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优化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布局。加快建设综合运输通道、枢纽和网络体系,重点推动沿边沿海跨江跨海运输体系、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等重大工程建设,推动农村公路向进村入户倾斜,增强区域内交通密度和活力。
建设现代物流体系。畅通干线物流,完善城乡物流快递末端设施布局,建立健全集装箱多式联运体系,提高生产流通资源配置效率,统筹推进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
壮大上下游产业链。大力发展新能源车船、通用航空等新产业,加强5G、北斗等创新应用,加快建设智慧公路、智慧港口等,形成新的增长动能和投资增长点。
提升行业现代治理能力。深入落实交通运输领域各项减税降费措施,研究发行公路建设长期债券,推动公路法、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农村公路条例等制修订,在深化铁路、公路、航道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创新突破,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
- 7-28· “十四五”交通规划17项主要指标中6项提前完成 11项年底前将全部完成
- 7-21· 交通运输部: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 7-7· 交通运输部:推动构建上合区域高水平互联互通网络
- 6-30· 交通运输部:力争到2030年建成现代化内河水运联通体系
- 6-27· 交通运输部召开12328热线货车司机接诉即办工作推进会
- 6-16· 交通运输信用监管典型案例(第一批)
- 6-9· 交通运输部:统一港口标准有利于打造全球港口协同发展网络
- 6-3· 江西交通数字化转型聚力一廊两轴互联互通
- 8-24· 无忧出行!森尔(Senseair)酒精检测仪精准检测,避免误查酒驾
- 5-20· 千方集团参加交能融合发展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 探索交通能源绿色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