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市场主体多渠道融资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举行“金融支持保市场主体”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金融部门发挥信贷、债券、股权融资功能,改善民营和小微企业经营服务等相关情况。
银行间债券市场方面,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秘书长曹媛媛介绍,为助力企业债券融资抵御疫情冲击,交易商协会设立注册发行的绿色通道,推出疫情防控债。为满足大中小型、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企业融资,交易商协会积极推动资产支持票据、并购票据、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相关机制优化完善,创新推出资产支持商业票据。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债务融资工具累计发行金额6.07万亿元,同比增长39.58%。
交易所市场方面,今年1至8月,交易所市场非金融公司债券发行2.14万亿元,同比增长37%,实现净融资1.47万亿元。今年1至8月,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不含可转债、可交换债券)加权平均利率为3.74%,较2019年全年水平下降66个基点。其中,民营企业发行公司债券2469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净融资748亿元。截至今年8月底,交易所市场存量民营企业债券1.12万亿元,占交易所非金融企业债券托管总量的14%。
浙江是民营经济、制造业和外贸大省,市场主体融资需求具有多样化特点。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长殷兴山介绍,疫情发生后,杭州中心支行建立健全“1+4”资金保障体系,即保障一个融资总量,聚焦民营、小微、制造业和外贸4个领域的金融支持,全力抓好市场主体金融服务。8月末,浙江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18.6%,增速创下浙江省近3年新高;本外币贷款增长18.7%,也是近几年来最高增速;企业债券发行量和股票融资额同比分别增长67%和112%,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同比提高了4个百分点。
中小银行通过发行永续债等方式增加资本,可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浙江中小银行发行永续债的数量占到全国同类机构的28%,发行金额占到全国同类机构的22.7%,每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因此平均提高1—2个百分点,合计可以提高信贷投放能力1400亿元左右。因为这些银行发放贷款的户均额度是很小的,所以这1400亿元可以为很多的企业增加信贷投放。”殷兴山说。
供应链金融方面,中信银行普惠金融部总经理吴军介绍,中信银行正通过数字化转型发展供应链金融,打造智慧供应链金融体系,围绕核心企业产业链,持续提升对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疫情期间,中信银行基于供应链推出了30多款产品,构建起以“一融一池一链一商票”为核心的交易银行产品体系。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信银行供应链金融累计融资规模超3600亿元,为超过1.3万户企业提供了融资。其中,汽车金融业务累计融资规模1666亿元,同比增长11%。(记者 徐佩玉)
- 6-9·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
- 6-6· 安徽支持金融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
- 6-2· 以金融活水资润创新之花 苏州工业园区推出一体化服务平台
- 5-19· 刘鹤:支持平台经济、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支持数字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
- 5-16· 安徽:金融政策为科创企业送来“及时雨”
- 5-2· 上海金融业多举措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 1-27· 广东金融业增加值首破万亿 新增境内上市公司92家
- 1-10· 重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激发中小企业活力
- 12-27·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 广东有了“施工图”
- 12-23· 广东支持横琴、前海实行市场准入特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