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国外如何破题快递绿色包装
让包装循环利用是减少浪费、降低污染的有效方法,但执行起来却并非易事。在一些发达国家,该问题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显现。许多国家纷纷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对回收包装废弃物行为作了强制性规定。
美国从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关注绿色包装。为了提高回收积极性,美国各地政府根据企业包装回收利用率的高低适当免除企业相关的税收。同时,美国还在《资源保护与回收利用法》中规定,“减少包装材料的消耗量,并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利用。”目前,美国已在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方面形成产业化运作,不仅改善了环境、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而且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在法律法规中明确各方责任,有利于废弃物循环体系的运转和追责,德国的做法就十分突出。1991年,德国出台《包装废弃物管理办法》,提出包装废弃物管理应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最终处置”的顺序进行,并设定了不同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目标和时限,强制性要求包装生产商、销售商对包装回收共同负责。该办法还制定了包装废弃物从收集到最终处置的量化标准,比如规定80%的包装废弃物和100%的运输包装必须回收利用,使包装处理的每个环节都有具体标准可依。1997年,德国又出台《包装回收再生利用法》,要求除了包装生产商外,从事运输、代理、批发商、零售的企业也必须负责回收包装物。
欧盟其他国家也制定过有关包装回收的法律规定和策略。例如,法国在1994年出台的《包装废弃物运输法》中明确规定,消费者有义务将废弃的包装物主动交给生产商或者零售商回收处理。而在荷兰的《包装条约》中,特别要求企业支付一部分费用来支持国家实行环保计划。
日本不仅制定并实施《能源保护和促进回收法》、《包装再生利用法》,还致力于回收体系的建设。日本鼓励在境内建立大量的回收站,消费者将包装废弃物进行分类后,日本的收运系统将分类完的包装废弃物通过定时回收、集合中转等方式,运输至专门的处理中心进行再循环、再制造处理。
为快递包装适当“减负”才能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减轻物流体系的负荷。
联邦快递的包装设计是简约设计的代表,只在包装袋(盒)上印上联邦快递的标志,用最单纯直接的版式强调企业的品牌形象。这样的创意包装不但能达到吸引消费者、传达产品的目的,以及树立品牌识别的效应,而且能尽可能地减少耗材的使用。
UPS注重对快递包装进行改造,使包装能适用于大型化和集约化的运输,既有效减少单位包装,节约材料和费用,也有利于提高装卸、搬运、保管、运输的作业效率。UPS还自主开发并使用环保材料,提高材料利用率,以达到环保的目的。
除了在包装“瘦身”和创新设计上做文章,提高包装的通用性也能降低损耗。TNT集团曾发起“行星与我规划”。其中要求TNT在物流服务全程操作中,所有集装箱和托盘等货运设备必须在公路和铁路运输中通用。这项措施使德国每年可节约至少580万张办公用A4纸用量,从根本上控制了温室气体排放量,有力地保护了环境。
- 7-21· 上半年快递业务收入超7000亿元
- 6-9· 快递新规实施在即:全链条治理引领绿色转型新赛道
- 3-31· 驿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递出库仪实测:1秒1件、0漏扫、免云存储
- 7-18· 开辟绿色通道 保障电煤运输
- 6-9· 全国快递行业坚持创新开发 让快递速度更快
- 6-9· 快递畅才能网购旺
- 5-27· 快递企业备战“618”:末端人力存压 最差时点已过或迎复苏
- 5-26· 广东“绿色通道”助力新鲜蔬菜供港通关“加速度”
- 5-23· 快递新规之下,无人配送能否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 5-23· 如何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全国政协委员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