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核酸检测
目前抽检阳性主要集中于外包装,阳性率万分之零点四八
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定期核酸检测
冬季海陆空等运输温度视同冷链,要加强防护和检测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冷链食品及秋冬季食品安全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目前很多国家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各种物体表面包括食品及其外包装都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污染。”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说,新冠病毒在低温条件下存活时间长,因此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就可能成为新冠病毒跨境传播的载体。我国加大对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目前,全国抽检阳性率是万分之零点四八,主要集中在食品外包装上。
“并没有发现因为食用进口冷链食品而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例。”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环境所消毒与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张流波说,目前感染事件都发生在低温冷冻食品的流通环节,如卸货、搬运等操作过程。做好消毒处理,食用进口冷链食品,风险很低。
消费者一旦不小心接触进口冷链食品,如何最大限度降低感染风险?张流波建议,首先要做好手部卫生,马上按照“六步法”洗手,并使用洗手液。对可能接触到冷冻食品的炊具及时清洗,同时防止飞溅。
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感染风险。李宁建议,需反复接触进口冷链食品的高风险从业人员,在上岗前一定要穿好工作衣帽,戴好口罩和手套,必要的时候还应该戴好护目镜和面屏。在整个搬运过程中要防止皮肤接触物品表面,在没有脱掉工作服和洗手消毒之前切忌触摸口、眼、鼻。此外,还要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定期核酸检测。
“进入冬季,无论是空运、陆运,还是海运,环境温度和冷链系统的环境都是一样的,这要求我们将这些运输方式视同冷链运输。”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说。
11月9日,海关总署印发了《进口冷链食品口岸环节预防性消毒实施方案》。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毕克新介绍,截至24日,口岸环节预防性消毒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累计160多万件,重量3万多吨,消毒范围包括被抽中进口冷链食品的外包装、集装箱、空运托盘、陆运厢式货车等。
- 8-14· 我国货物贸易规模连续8年全球第一
- 8-14· 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高铁网 高速网和邮政快递网
- 7-7· 我国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扩容提速
- 6-16· 我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往来持续深化
- 6-9· 4月我国航空运输规模增势良好 国际航线表现亮眼
- 12-19· 加强电煤运输 彰显为民初心
- 12-5· 加强货源组织提升中欧班列开行品质
- 11-24· 我国能源“大动脉”——大秦铁路 运输秩序正在全面恢复
- 11-17· 我国多地铁路在建项目取得新进展
- 11-7· 我国多条设计时速350公里高铁建设取得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