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评论研判PC产业未来 联想:行业增长可持续
6月20日,《华尔街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全球笔记本电脑产业正在面临着根本性的变革,未来的地位不亚于手机研发。
《华尔街日报》认为,笔记本电脑的下一个革命性转变是由消费者、企业和学校在疫情行为变化所推动的,但它也与PC本身技术的快速演变相吻合。
一方面,PC更适合应付繁重工作的优点相当显著,比如屏幕更大,且有一个更灵活方便功能完备的键盘,以及在连接网线时网络更加稳定。
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居家办公、在线网课等新的模式渗入进了大多数人的生产、生活中,更是唤醒了人们对PC的迫切需求——这不再仅仅是一台电脑,更是人们所需要的生产工具。
过去一年,全球PC市场的出货量佐证了《华尔街日报》的判断。
根据研究机构IDC统计,去年全球PC市场出货量超过3亿台。该机构预计,这一增长势头将继续保持下去,今年PC市场的出货量将达到3.574亿台,增长18.2%。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同样认为,这样的增长是可以持续的。
“疫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的方式,使得人们对PC和平板的依赖程度更高。过去的家庭中,电脑是一家一台,但疫情期间已经反映出来,可能家里每个人都需要一台电脑来工作和学习。
因此,在未来PC和平板可能都将成为人手一台的工具。尤其是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增长就会更加强一些。过去都说新兴市场可能跳过PC,逐渐进入到手机时代。但是现在才发现光有手机不够,手机是信息消费的工具,PC、平板才是学习和生产力的工具。”杨元庆表示。
作为全球最大PC厂商,联想过去一年的表现相当亮眼。
IDC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四季度及2020年全年,联想PC全球市场份额均为全球第一。2020年四季度,联想PC出货量为2312万台,市场份额达25.2%,高出第二名惠普4.3个百分点。2020年全年,联想PC出货量7267万台,市场份额为24%,比第二名惠普高1.6个百分点。
展望未来,联想在这场行业变革中占据了不可比拟的优势,即充满韧性的全球供应链+科技行业少有的混合制造模式。
在Gartner全球供应链的前25强榜单上,联想集团成为了中国仅有的两家上榜企业中唯一的高科技制造企业。
同时,凭借自有工厂的巨大优势,联想能够接触到包括芯片厂商在内的上游供应商,并建立长久的良好合作关系,即便面对零部件短缺,这样的关系也能帮助联想有机会比市场同业拿到更多的供应。
正因如此,杨元庆在展望未来的时候表示:
“我们跟芯片厂商建立了长久的、非常好的关系,面对零部件短缺,这样的关系将帮助我们有机会比市场同业拿到更多的供应,使得我们的增长更快。我们有信心在当前季度以及财年末保持现在的势头,至少实现双位数的增长。”
正如《华尔街日报》评论员在文章中所说的那样,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性变革正在PC行业拉开序幕。在这场变革中,联想已经具备了跻身行业前沿的资本。
- 11-19· 华尔街日报:没有私募基金愿意收购整个东芝,拆分是必然
- 11-17· 华尔街日报:没有私募基金愿意收购整个东芝,拆分是必然
- 11-8· 人民日报:以可持续交通助力可持续发展
- 10-25· 人民日报:科技创新赋能交通运输升级
- 10-18· 人民日报和音:凝聚共识,以可持续交通促进可持续发展
- 9-16· 光明日报: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低碳交通
- 9-13· 经济日报头版:适度超前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 8-30· 人民日报:产业沿着公路走 公路促进产业兴
- 7-22· 人民日报图文报道:生命至上 众志成城
- 6-17· 人民日报海外版:我国交通事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