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评论:乡村小路连着小康大道
这是让人倍感温暖的足迹:几十年来,从大队知青,到人民领袖,习近平走过坡急沟深的盘山路、走过覆满冰雪的乡村路、走过滚滚麦浪间的田野小道。乡村小路连着小康大道,连着乡亲们对好日子的企盼。
农村奔小康,基础在交通。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很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下,农村公路建设掀起热潮。截至2020年,全国农村公路里程达438万公里,建制村通客车率达99.4%,农村“出行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一条条新修建的农村公路通进偏远山乡,让“流动的中国”更加通达,让百姓致富奔小康的大路越走越宽。
这是一条为民之路,见证了共产党人的如磐初心。一路一桥总关情。“绝不让任何一个地方因农村交通问题在小康路上掉队!”为了打通全国最后一条通村公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动用直升机“参战”,在峭壁上“啃”出一条柏油路;为了深居群山之中的村民便捷出山,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党员干部毛相林带领村民用时整整7年,在绝壁上“抠”出了一条机耕道……不算小账算大账,背后是百姓冷暖;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力量来自心系人民。一个个当代“愚公”带领群众筑路,彰显共产党人扎根人民、为了人民的赤子情怀。
这是一条希望之路,为乡亲们打开了通往未来的大门。“要想富,先修路”,公路离农民越近,贫穷闭塞就会离农民越远。诚如四川凉山一位村民所言:“新修的道路,就像一根抻开的弹簧,把大山里的孩子和外面的世界拉得更近!”因为有了路,昔日困在山里的乡村实现了从“舟车不通”到“物流天下”的跨越;因为有了路,城乡互动日趋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体验现代化生活。“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一条条农村公路就像毛细血管,为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带去了人气、财气,让希望的田野焕发出勃勃生机。
“村村寨寨通公路,同心共筑小康路。修好公路人人夸,富了百姓千万家。”小康之路上,一个个曾经久困于穷的偏远山村迎来了“大路越走越宽阔”的新希望,更加红火的日子正加速向人们走来……
- 2-7· 新华社:运营商推互联网注册清理服务,助二手手机号码“断前缘”
- 6-21· 新华社点赞百度智慧水务解决方案:促进城市加速走向全场景智慧
- 6-21· 新华三亮相未来网络发展大会 共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CENI)开放合作
- 4-22· 新华三与中国电信共建“天翼安全专线联合运营中心” 践行云安全2.0落地实践
- 1-21· 新华时评:再远的路,能“走得好”就近了
- 10-6· 新华社:占GDP比重超三成:数字经济改变中国
- 8-14· 新华三出席“SD-WAN产业发展论坛”,助力智能广域网再升级
- 5-6· 新华社评论员: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
- 3-23· 5G创新,华为云云游戏解决方案2.0正式上线
- 1-14· 新华社赴河北实地调查撤站后通行费缴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