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积极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图)
9月3日下午,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交通运输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关于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副局长李宏印出席并答记者问。
有记者提问,海事领域在服务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李宏印表示,近年来,交通运输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决策部署,积极推动相关政策落地及完善相应海事配套举措。一是对新《海上交通安全法》相关配套规章进行修订,落实新《海上交通安全法》取消的6项行政许可的决定,并调整、优化相关许可条件,优化营商环境。二是实现了海事业务系统与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国家标准版的“互联互通”,船舶进出口岸申请数据和海事许可审批数据可“双向”传输,船舶进出口岸海事行政许可事项可全流程在线办理,实现了不见面和无纸化审批。今年1月1日至8月31日,海事系统累计办理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手续24万多艘次,通过“单一窗口”审批率达到100%。三是海事系统各直属单位推出系列创新制度、举措,积极推动自贸区建设,如部海事局在江苏等自贸试验区港口及关联港口设置海事政务自助服务站,提供24小时自助办理服务;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海事部门下放调整36项行政执法事权。
针对放开国际登记船舶法定检验推进情况,李宏印介绍,2019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逐步放开船舶法定检验。交通运输部在深入研究后明确了“四个坚持”,即一是坚持逐步放开。结合国际登记船舶实际,逐步有序推进法定检验放开工作,确保平稳可控。二是坚持保证安全。坚持安全底线,确保船舶符合安全技术要求。三是坚持社会公认。在开放对象选择方面,结合船级社国际表现,考虑航运、造船、保险等方面的因素认可度,优中选优。四是坚持对等协商。充分考虑船旗国政府间船舶检验开放合作,在政府合作的基础上推进我国船舶法定检验开放,同时支持中国船舶检验机构走向世界,实现高质量发展。2020年6月,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与法国海事部门签订了对等开放协议,为后续推进船舶检验法定放开奠定了基础。
李宏印表示,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以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自由便利化为目标,聚焦制度集成创新,强化安全风险防控,构建与高水平自由贸易试验区相适应的海事政策制度体系,为将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成对外开放高地贡献海事力量。
- 7-28· “十四五”交通规划17项主要指标中6项提前完成 11项年底前将全部完成
- 7-21· 交通运输部: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 7-7· 交通运输部:推动构建上合区域高水平互联互通网络
- 6-30· 交通运输部:力争到2030年建成现代化内河水运联通体系
- 6-27· 交通运输部召开12328热线货车司机接诉即办工作推进会
- 6-16· 交通运输信用监管典型案例(第一批)
- 6-9· 交通运输部:统一港口标准有利于打造全球港口协同发展网络
- 6-3· 江西交通数字化转型聚力一廊两轴互联互通
- 8-24· 无忧出行!森尔(Senseair)酒精检测仪精准检测,避免误查酒驾
- 5-20· 千方集团参加交能融合发展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 探索交通能源绿色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