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报告:“双十一”日均维权信息89万条 价格争议等问题集中
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时间:2021-11-22 9:26
18日,中消协发布的2021“双十一”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显示,在10月20日至11月12日共计24天监测期内,共收集“双十一”相关“消费维权”类信息超2100万条,日均信息量约89万条。监测发现,今年“双十一”促销活动期间消费负面信息主要集中在价格争议、虚假发货、平台问题等方面。
根据报告,价格争议集中在11月1日与预售定金和尾款有关。一是不少准备付尾款的消费者发现叠加各种优惠后,预售价格可能并非最优惠。二是不同直播间的差价争议、直播带货与直接下单的差价等争议。
此外,报告指出,11月1日开始,不少网友吐槽物流信息不更新,客服机器人回复无法有效沟通。舆情持续增多并充分互动后,网友开始认为根本原因是商家虚假发货,造成物流信息多日不再更新。一些平台营销活动套路太深也引起舆情吐槽。
中消协表示,今年“双十一”消费维权舆情强烈而明显的信号指征,再次证明消费升级语境下电商业态在加速演变、重塑,相关各方需有敏锐感知与切实应对。
对此,中消协建议,从充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着眼,持续强化对电商营销促销中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管控,既要紧盯特定时间节点,又要严守平时日常。既要通过精准的制度设计与释法赋权保证执法主体时时扬眉剑出鞘,约束和推动电商促销始终循着法治轨道;又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同频互动,鼓励网购消费者与新闻媒体当好监督最前哨,提醒并推动电商平台与商家重视网络口碑与市场声誉。
同时,中消协呼吁消费者不断加强健康消费理念建设,以更智慧、更从容、更具社会责任感的消费行为拥抱消费升级。坚定良好消费心态、保持理性消费节奏、把握合理消费尺度,秉持绿色消费理念、避免挥霍浪费,让消费回归理性,不要在数字化生活中迷失。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并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 3-31· 报告预计:到2025年中国跨境电商B2B市场规模将达13.9万亿元
- 3-14· 中消协:网络消费领域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情形仍不容忽视
- 12-21· 报告:电子产品制造商和汽车制造商都在加快汽车芯片研发
- 12-17· 研究报告:“互联网+电子支付+物流寄递”成为互联网毒品犯罪主要方式
- 12-8· 报告:未来5年全球电子商务平均增长47% 中国增速领先亚洲其它地区
- 12-6· 报告:预计今年全球服务器出货 1700 万台,同比增长 4.5%
- 11-5· 中消协提示:“双十一”购物这六点注意事项请收好
- 8-16· 联合国报告关注自动驾驶助力碳中和,蘑菇车联领跑自动驾驶绿色交通实践
- 6-10· 报告:一季度跨境电商运营人才需求同比增近2倍
- 5-31· 麦肯锡报告称2022年跨境电商货量或占全球空运量两成
图文资讯
近期热点
焦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