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在沪投运
来源:不详 时间:2021-12-27 9:30
22日,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在沪投运,标志着这一国内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领域关键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有效解决窄通道大容量输电难题,有助于消除负荷热点地区的供电“卡脖子”现象。
据悉,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长春变电站和漕溪变电站两座220千伏变电站之间,线路全长1.2公里,设计电流2200安培,为国家电网在国内首次建设的超导输电项目,是目前世界上输送容量最大、线路最长、全商业化运行的35千伏高温超导电缆。
超导输电的原理是在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环境中,利用超导材料的超导特性,使电力传输介质接近于零电阻,电能传输损耗趋近于零,从而实现低电压等级的大容量输电。
该示范工程由国网上海电力承建运维,项目自2016年启动至全线投运,历时5年多;工程主体部分于2020年4月开工,历时1年半完工。
“一条35千伏超导电缆相当于传统220千伏电缆的输送容量,可以替代4至6条相同电压等级传统电缆,较以往可节省70%的地下管廊空间。”国网上海电力总工程师谢伟说,这种传输效能和空间经济性上的显著优势,使得超导电缆适用于将大容量电能直接输送到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区域。
当前,全球范围内超导输电技术的研发方兴未艾。近15年来,上海持续支持高温超导研发和产业化,形成了从超导材料到电缆集成的核心能力。
下一步,上海将全力推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超导产业高地。一是深入研究超导电缆的可靠性、经济性,推动超导电缆实现从“样品”转变成“产品”;二是突破高温超导材料低成本制备等关键核心技术,打造超导技术创新的策源地;三是不断拓展磁浮、可控核聚变等领域的超导应用;四是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打造超导产业发展的集聚地。
上图:12月22日拍摄的超导电缆终端。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并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 6-9· 世界一流港口综合评价报告(2025)发布
- 12-5· 世界首条高寒高铁通车10年 穿越冰天雪地助力“城际穿梭”
- 12-1· 世界最长高速铁路跨海大桥今日开工
- 11-28· 全国首条!“海上高铁”未来可期
- 10-24· 世界首个电磁橇设施运行 速度超1000公里/时
- 10-24· 世界首个电磁橇设施运行 磁悬浮速度突破1000公里/小时
- 7-7· 世界屋脊新天路 富民兴藏注活力
- 6-30· 首条中欧班列线路创新高意义深远
- 6-20· 我国首条超高压输电线路迎来投运50周年
- 6-16· 广州:世界级生物产业生态圈活力迸发
图文资讯
近期热点
焦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