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号”带领老区人民奔向“振兴路”
大凉山的“复兴号”满月了。自2022年1月10日首次开行以来,西昌西站和昆明站之间的“复兴号”动车组已经运行了1月有余。这是大凉山历史上首次迎来“复兴号”动车组。(2月14日中国青年报)
在大凉山的发展过程中,于1970年建成通车、曾开创13项世界铁路之最的成昆铁路至关重要。这条北起四川成都、南至云南昆明,绵延1000多公里的西南交通“大动脉”,用一趟趟列车串起彝家村寨,连通外界。如今,成昆铁路复线正在加紧建设,新成昆铁路昆明至攀枝花段、攀枝花至西昌段已陆续开通。“复兴号”开进了大凉山,从此山不再高,水不再远,大凉山开启了提升攀西经济区竞争力的动车时代。
“复兴号”开进大凉山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一直以来,大凉山地区就因为交通不发达而发展欠佳,这里山高谷深、沟壑纵横,长期贫瘠落后,属于脱贫攻坚时期全国十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乌蒙山片区和“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2020年11月,凉山州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彝族群众世代居住的这片土地告别了绝对贫困。进入乡村振兴的新征程后,“基建狂魔”将“复兴号”开进了脱贫摘帽后的大凉山,让地处深山的脱贫群众再次享受到了国家发展的红利。曾经“慢火车”让大凉山的群众摆脱了贫困,如今“复兴号”再次为脱贫群众带来了致富的希望,让老区人民有了新盼头。
“复兴号”开进大凉山助力地区经济发展。大凉山虽然地处西南腹地,但是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现已建成国家A级旅游景区38个,州府西昌市的空气气优良天数达99%以上,被誉为“洗肺之都”。2019年,凉山州的GDP总量高达1676.30亿元,排名四川省第九,其中旅游业收入达到530.21亿元,占全州经济总量将近三分之一。动车的开通,让群众和旅客出行更加便捷,将吸引更多的游客感受大凉山的风土人情,见证凉山州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游客进得来,产品出得去,一来一回之间,将加速凉山州地区经济发展,使之加速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凉山州发展带来更广阔的机会。
“复兴号”开进大凉山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共有彝、汉、藏、回、蒙等10多个世居民族。革命战争时期,刘伯承与小叶丹“彝海结盟”化解了民族隔阂,为抢渡大渡河赢得了宝贵时间;新中国成立后,“慢火车”成为了民族融合交流的纽带,让民族一家亲;如今,“复兴号”奔驰在崇山峻岭之间,缩短了旅途时间,更缩短了人们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将成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桥梁。
“复兴号”开进大凉山,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大凉山人民的日子一定会像盛开在彝绣上的索玛花那样火红鲜艳,未来的大凉山一定能够像“复兴号”一样奔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刘连飞)
- 8-25· 复兴号“绿巨人”严格“体检”保安全
- 7-4· 复兴号与“慢火车”共绘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 4-28· 新型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上线运行 创造两项世界纪录
- 4-25· 新型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上线运行
- 2-20· 复兴号开进大凉山正当其时
- 2-17· “复兴号”驰骋大凉山,乡村振兴“跑”起来
- 2-14· 大凉山“复兴号”运行满月 打卡胜地变身致富助手
- 2-3· 复兴号上迎虎年(组图)
- 1-13· “复兴号”开进大凉山,让世界从你面前走过
- 1-13· 复兴号开进大凉山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