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发展为乡村振兴强基筑石
据中国青年报2月14日报道,大凉山的“复兴号”满月了。自2022年1月10日首次开行以来,西昌西站和昆明站之间的“复兴号”动车组已经运行了1月有余,这是大凉山历史上首次迎来“复兴号”动车组。
一些乡村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制于不便的交通条件,存在“出不去”的难题。大凉山物产丰富,农户种的水果口感极佳,但成昆线运输速度慢、时间长,空运发售量小、成本高,运输不便一直是果农心中的烦恼。当前进入乡村振兴阶段,乡村振兴中的内需动力,与外在交通拉力结合,相得益彰,是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的关键。此次大凉山开行的“复兴号”,是持续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满足了大凉山人民对美好出行的殷切期盼。
乡村不断完善的路网,为人们创造出更好的生活条件,带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在大凉山,“复兴号”不仅改善了彝族老乡外出务工的乘车体验,节省出行时间,也搭载着许多山区学子走出深山,为求学的梦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同时,丰富的资源依靠着交通的逐步便利,也吸引着不少山民考虑回乡发展。随着大凉山乡村路网的不断发展完善,“一日游”、“周末游”越来越普及,加快了沿线西昌、攀枝花两地城市化进程,勾勒出了一个城市与乡村间的旅游生活圈。民族要复兴,乡村要振兴,一条复兴号聚集一条产业链,让旅游的黄金带兴起、壮大,必将促进乡村高质高效发展,乡村建设宜居宜业,乡村人民富裕幸福。
交通工具的升级,铁路版图的不断扩张,起到保民生,稳就业,稳发展的积极作用。持续推进交通路网发展和民生服务保障,这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需要,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的必由之路。在乡村发展过程中,积极发挥交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搭建平台,培育沃土,便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新动力。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复兴号”们给广大乡村提供了发展平台,将致富的良机带入千家万户。期待日益紧密的交通路网,能够像活络的“脉络根系”一样,不断为乡村振兴提供养分,孕育乡村振兴的未来枝繁叶茂。(谢鑫涛)
- 7-28· “十四五”交通规划17项主要指标中6项提前完成 11项年底前将全部完成
- 7-21· 交通运输部: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 7-14·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答记者问
- 7-7· 深圳发展数字贸易再迎利好政策
- 7-7· 交通运输部:推动构建上合区域高水平互联互通网络
- 6-30· 交通运输部:力争到2030年建成现代化内河水运联通体系
- 6-30· 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 6-30·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武汉生产服务型等30个国家物流枢纽纳入建设名单
- 6-27· 交通运输部召开12328热线货车司机接诉即办工作推进会
- 6-16· 交通运输信用监管典型案例(第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