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发布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 打造“全球12小时”航空出行圈
南方日报讯 (记者/戴晓晓)昨日《深圳市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发布。《规划》提出,到2025年,深圳基本形成“全球12小时”航空出行圈,共建“湾区1小时、内湾半小时”交通圈,基本建成“开放畅达、立体融合、低碳智慧、安全宜行”的交通强国城市范例。
打造都市圈“2+2”机场群体系
打造全球湾区核心枢纽海港。深圳探索创新前海枢纽港、深港组合港、湾区港口群、国际港口链“四港联动”模式。
构建高品质创新型国际航空枢纽。深圳的目标是基本形成“全球12小时”航空出行圈,构建面向亚太、连接欧美澳热点城市、衔接“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国际航线网络。计划打造都市圈“2+2”机场群体系,提升深圳及东莞东部、深汕特别合作区及河源等区域的航空服务水平。启动深汕通用机场规划选址工作,加强与惠州机场合作,发挥深圳第二机场作用。
拓展立体畅达的综合运输通道网络。深圳将完善“南北终到、东西贯通、互联互通”的高铁通道布局,加快构建“多向直达、互联互通”城际铁路网络。
此外,深圳还将加快推进深中通道等的建设,发挥轨道交通骨干作用,引领深港两地“双城三圈”发展新格局。
2025年新能源机动车目标保有量破百万
建设高效集约的全球性物流枢纽城市,深圳提出目标,到2025年,快递业务量达到100亿件。构建“对外物流枢纽+城市物流转运中心+社区物流配送站”三级物流枢纽体系。
强化更具竞争力的公交出行体系,深圳将推行“准点公交”,建设“步行城市”,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两网换乘“无感化”。完成1—2条自行车高速公路建设,打通12条慢行骨干网节点。
推动综合交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深圳规划布局全市油、气、电、氢综合能源补给设施,鼓励远洋船舶应用LNG、电能替代燃料油,鼓励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目标到2025年新能源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
提升超大城市交通现代化治理能力方面,深圳将滚动实施治堵工程,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实现科技发展重点片区与大湾区核心机场、高铁枢纽、主要大学园区、大科学装置等之间的快速直达。
- 7-14· 新国标发布 企业物资采购将建立统一编码规则
- 7-7· 深圳发展数字贸易再迎利好政策
- 11-24· “深圳平湖南—苏州太仓港”班列顺利首发
- 10-10· 深圳至江门高速铁路开工建设
- 6-9· 深圳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出炉
- 6-2· 深圳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助企业降本增效
- 6-2· 国务院发布一揽子政策措施 鼓励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 5-23· 北京发布新版等级旅游景区防控指引:严禁接待无48小时核酸证明游客
- 5-12· 海南发布《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意见》
- 5-12· 成都发布“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