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03平方公里 滨海国家海洋公园规划出炉
天津北方网讯:从滨海新区获悉,备受关注的天津滨海国家海洋公园总体规划日前编制完成,正按程序报批。
2020年1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建立天津滨海国家海洋公园,总面积142.03平方公里,将原天津大神堂牡蛎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与大神堂滩涂、中心渔港东侧滩涂、八卦滩周边浅水海域一并纳入自然保护地管理,实现汉沽滨海湿地全面保护。
此次编制的总体规划将国家海洋公园分为2个功能区,即生态保育区和合理利用区。其中,生态保育区实施严格的保护制度,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禁止擅自从事开挖、采集贝类等对保护对象产生不利影响的活动;合理利用区分为八卦滩浅水区域、大神堂浅水区域和近岸滩涂。八卦滩浅水区域定位为海上休闲娱乐,以海上垂钓、帆船等活动为主,兼顾捕捞、养殖;大神堂浅水区域定位为生态渔业,兼顾海上垂钓等活动;近岸滩涂主要以亲海自然教育、观鸟、赶海拾贝等活动为主。滨海新区海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充分衔接生态城沿海岸线建设项目、寨上街神堂古村项目、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的基础上编制设计国家海洋公园建设方案,争取5年建成。
今年,滨海新区将按照远近结合、科学有序的修复计划,继续开展北部岸线生态修复项目、生态城北堤防潮工程、南港工业区湿地(二期)建设等多项修复工程。其中,北部岸线生态修复项目通过实施退养还滩、退养还湿、互花米草治理、湿地微生境改造、牡蛎礁修复、海堤生态化、渔港污染综合治理等修复内容,修复岸线长度21公里,修复面积220公顷,计划2023年完工。该项目配合国家海洋公园建设和大神堂古镇陆域开发,将中新天津生态城、国家海洋博物馆、航母主题公园、中心渔港、神堂古村进行串联,打造一条集瞰海、观鸟、拾贝、健身、自然教育、渔业民俗于一体的滨海走廊,提升天津滨海国家海洋公园品牌文化,满足京津冀地区群众看海亲海诉求。
- 7-14· 2025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
- 7-7· 2025年5月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
- 6-16· 2024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 6-9· 2035年邮政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将全面建成
- 6-9· 2025年1-4月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
- 6-9· 2025年4月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
- 6-3· 2025年将选择34个左右城市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
- 12-26· 2023年铁路春运火车票12月24日开售
- 12-26· 2023年春运车票今日开售 1月1日起儿童票实行新规
- 12-26· 2023年春运火车票12月24日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