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前5月技术合同成交额破200亿元
■ 今年1-5月,滨海新区技术合同成交额200.86亿元,与2021年同期相比增长35.03%,占全市登记额的70%,登记件数、总成交额和净增额三项关键指标均稳居全市第一,是继今年1至3月成交额突破100亿元后迎来的又一捷报
■ 区科技局创新的“抓大、养小、补短板”工作模式在全市宣传推广;健全“一企一策”管家式基层服务机制,入选全市“我为群众办实事”20项典型服务案例;推动152家企业通过技术合同登记认定,可申请减免增值税超过1亿元
天津北方网讯:日前,记者从区科技局获悉,今年1-5月,滨海新区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00亿元大关,创历史同期最好成绩,达200.86亿元,与2021年同期相比增长35.03%,占全市登记额的70%,登记件数、总成交额和净增额三项关键指标均稳居全市第一。此次滨海新区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00亿元大关,是继今年1至3月成交额突破100亿元后迎来的又一捷报。
实现全域就近登记
合同成交额实现翻一番
据悉,区科技局从健全工作体系、创新特色模式、超前谋划举措、为企解难纾困四个维度激发技术合同交易活力。新增6个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合同登记员扩充到20余人,实现全域就近登记,成交额实现翻一番,即2019年228.14亿元、2021年459.77亿元。创新的“抓大、养小、补短板”工作模式获得全市宣传推广;健全“一企一策”管家式基层服务机制,入选全市“我为群众办实事”20项典型服务案例。区科技局牢牢把握关键节点,组织3次全区工作调度会,通报工作进展,解决各类难点问题10余个,并针对疫情期间企业认定登记的实际困难,开通了“容缺后补”和“不见面审批”的绿色通道,组织“云课堂”登记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宣讲活动3次,为近百家企业解决登记疑难问题;推动152家企业通过技术合同登记认定,可申请减免增值税超过1亿元,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
开展大额技术合同挖掘
促进高质量科技成果产出
据悉,区科技局将主动争取市级技术市场工作奖励和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荣誉,全力支持新区加强技术市场服务重点单位建设。同时,继续挖掘和拓展资源,结合落实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契机,重点关注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平台经济、能源项目等稳投资领域的新项目落地情况,开展大额技术合同挖掘;持续开展涉外技术合同资源储备,并且计划出台《滨海新区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实施方案》,促进更多高质量科技成果产出,加快推动科技成果本地交易、本地转化、本地应用。来源: 滨城时报 作者:牛婧文
- 12-26·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助企业复工复产
- 12-5· 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运输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 11-14· 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跑出“加速度”
- 9-19· 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前8月运货近50万标箱
- 7-18· 西部陆海新通道柳州铁路港核心区基本建成
- 6-16· 滨海新区:把钱花在“刀刃”上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 北方网
- 6-16· 天津滨海新区:如沐春风 民营经济活力迸发
- 6-16· 西部陆海新通道西部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 6-13· 天津滨海高新区出台92条重点举措扎实稳住经济
- 6-9· 天津推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