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行业网 新闻中心
中国物流行业网 > 新闻中心 > 高铁资讯 > 内容

铁龙环大漠 天堑变通途

  来源:不详   时间:2022-6-20 9:34

  6月16日,和田至若羌铁路开通运营,新疆铁路网进一步完善,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线完成“最后一公里”。曾经,塔里木盆地是“走得进、出不去”的代名词。如今,铁路环绕,充满生机,天堑变通途。而这只是近年来铁路部门紧扣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在大局中担当作为的一个缩影。

  和若铁路地处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有534公里分布在风沙区域,占线路总长65%,是一条典型的沙漠铁路。其正式通车,标志着我们突破了塔克拉玛干沙漠两千年多年交通“瓶颈”制约,并将最为先进的交通网络有效推广到新疆地区。两千多年前,张骞出使大月氏,除去被匈奴扣留的时间,一走便是两年。漫长的路途,消耗了张骞宝贵的生命,也反映出古代受交通因素的制约,东西方交流成了漫长且不确定的摸索。如今,塔克拉玛干沙漠已被铁路顺利合围,往来穿梭的旅客列车,让沿线群众便捷直达若羌、库尔勒、乌鲁木齐等地,和田至若羌、库尔勒、乌鲁木齐最快不到半天即可到达。实现了从祖国的西北边陲到中原腹地,从南疆也可走,从北疆亦可回。

  铁路不仅是交通强国的基石,更是便民出行、利国利民利经济的大动脉。和若铁路从南疆铁路和田站引出,途经洛浦、策勒、于田、民丰、且末、若羌等县市,最终与格(尔木)库(尔勒)铁路在若羌站交会,是新疆环塔里木盆地环线的最后一环。该铁路的通车,突破了南疆五县铁路“0”的发展障碍,和田群众出疆路程将缩短1000多公里。新路开通,当地百姓与全国的联系更紧密了,沿途的群众更是多了一种出行的选择,为南疆百姓搭建一条外出务工致富路和返乡回家的快速路,让市县、县域之间的流动更加畅通,让人民群众出行更加轻松。与此同时,也让和田大枣、阿克苏苹果、天山雪莲等特色农产品及棉花、矿产等资源搭上了“铁路运输快车”,有了走向更大舞台的机会,从而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南疆经济更加快速发展。

  据资料显示,和若铁路全线通信基站也采用了装配式建筑结构,主要构件采用工厂化加工、现场拼装。这一工程施工周期缩短了25%至30%,节水约50%,降低施工能耗约20%,减少建筑垃圾70%以上。从若和铁路建设施工伊始,植物防沙工程也同步启动。建设者们采用的是“外阻内固”的防沙模式,即靠近铁路侧用灌木固沙,向外则是利用高大的乔木,以此降低风速、拦截来沙。同时,在植物带外侧设置1.5米高立式沙障,在内侧靠近铁路的地方设置芦苇方格固沙工程。为了进一步提升线路稳定性,和若铁路采用无缝钢轨铺轨形成了“千里一根轨”、防风治沙、以桥代路等新技术新思路。与此配套的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为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的修建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丝绸之路今犹在,绵锦驼队换铁龙。和若铁路的开通及“地表最强”沙漠换线铁路的成型,更像是一个结实的保护圈,将塔克拉玛干沙漠套了起来。这个在祖国西北的“铁路圈”,守护的不仅是这片金色的国土,造福一方百姓,更是在这茫茫大漠中给予每个人更多的希望和未来。(苗瑞祥 铁谏)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并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焦点资讯
推荐资讯
Copyright © 2012-2025 cn56.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物流行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