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新能源为“城中村”集体经济“续航”
时间:2023-11-16 9:38
“因为要回老家,怕车电量不足,正准备到市里充电,看到路边新立起一块‘新能源充电站’的牌子,就开过来了。”家住内蒙古包头市石拐区的市民王国栋说,“家门口也有充电桩了,真是太方便啦!”
市民夸的新能源充电站,是由石拐区大德恒街道后营子新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今年投资建设的一个村集体项目。第一批充电站试运营以来,因其支部领办的信誉、占据先机的优势及便捷的服务,吸引了大批新能源车主光顾。
后营子新村位于石拐区城郊接合部,由于城市建设需要,该村大多数土地被征迁,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靠种田发展村集体经济已经成为历史,我们必须寻求新的、合适的投资项目。”后营子新村驻村第一书记唐亚男说,这是全村2000多名村民的共识。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及,新能源汽车充电补能需求随之愈加旺盛。唐亚男带领村民们调研后决定,在村里建设新能源充电站,既方便群众需求,又能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采买充电桩、布埋线路……在村合作社的投资领办和区属国有企业的技术支持下,不到三个月,新能源充电站项目一期已建成投用,该项目共有充电站5个、14kw充电桩10组,每个充电站规划使用车位20个,可同时满足40辆车的充电需求。经估算,该项目年收益可超20万元。目前,二期项目正在努力筹建中,这也成为当地在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上的又一新尝试、新亮点。
近年来,石拐区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发展,围绕农畜产品食品、文旅体验康养等五类配套产业,加大精准招商力度,引进含新量高、成长型强、市场潜力足的“种子”项目,持续打造“一村一品”,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本报记者安路蒙)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并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 12-6· 新能源车持续受追捧 智云新能源轻卡究竟好在哪?
- 11-27· 上海市新能源汽车个人充电桩接电数突破50万个
- 11-27· 包头稀土高新区:柔性引才加速产才“双向奔赴”
- 11-23· 内蒙古包头优化服务机制 出实招化解企业难题
- 10-12· 新能源汽车出行如何更省心
- 7-17· 绿色能源为山区 经济发展添动力
- 7-10· 新能源车下乡激活千亿蓝海市场
- 4-6· 国家能源局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 3-27· 内蒙古:新能源新技术闯开发展新局面
- 3-20· 内蒙古新能源发展进入“快车道”
图文资讯
近期热点
焦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