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行业网 新闻中心
中国物流行业网 > 新闻中心 > 资讯中心 > 公路资讯 > 内容

饿了么百度外卖首次合秀黑科技,揭幕“未来物流战略”

时间:2017-11-28 8:49

11月21日,饿了么及百度外卖“未来物流”战略发布会举行,这是自今年8月份双方合并后的首度亮相。会上,不仅发布了“未来物流战略”,还展示了一系列的外卖配送“黑科技”。

自饿了么与百度外卖合并后,双方的品牌融合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百度外卖智能技术作为饿了么最为看重的部分,双方未来将打造一个什么样的愿景?将给行业带来怎样的体验?

 

合并后首次亮相 饿了么发布未来物流战略

“Everything 30’“,这是饿了么CEO张旭豪在发布会上谈到的愿景,在张旭豪看来”everything“表示饿了么将继续拓展品类,不仅在餐品配送领域保持优势,还将在非餐领域发力,打造本地最强的生活服务平台。

而这一切都基于同城即时配送的技术的变革。随着同城即时配送体量不断增大,他认为未来人工智能+OMO将是即时配送最大的应用场景,因此,他提出饿了么物流三大阶段性目标,即智能调度、人机配送和无人配送。

会上,饿了么发布“未来物流”战略的核心,将以打造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创新科技为动力、智能系统为基础的即时配送体系,推动即时配送行业的转型。

在饿了么的未来物流战略中,还包括百度外卖所研发的智能调度系统,双方合并后,在技术上进行融合,而此次发布会上饿了么CTO张雪峰也带领饿了么与百度外卖的技术团队集体亮相。

 

3.0配送形态下 饿了么如何进行技术赋能

“平台效率和用户体验”是外卖行业两个发展的关键衡量标准,实际上,我国网络外卖送餐配送从最开始低效率的商家自配送,到以众包运力为主的配送平台的出现,解决了高频次、即时性的配送需求。

在饿了么看来,目前,中国即时配送行业进入3.0阶段,即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硬件的技术革命推动下,即时配送发展动力从人力扩张转移到科技创新,配送将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那么,饿了么如何进行技术赋能,来提高平台效率和用户体验?这一切基于双方物流技术的创新。物流技术团队总负责人崔代锐表示,百度外卖与饿了么在技术上进行融合后,双方的研发能力更强。

事实上,百度外卖是最早探索智能调度系统的外卖平台,曾经在三年时间内进行了4 次技术的迭代,在外卖行业一直走在前沿。发布会上,百度外卖最新一代的智能物流5.0亮相,已经实现业界领先的“全城调度”,大大降低骑手返回商圈的空驶率,返程成本平均降低62%,骑手收入稳步提高,5.0已经实现了平均订单28.5分钟时长配送。

饿了么“方舟智能调度系统”也在发布会亮相。据了解,饿了么智能调度不仅能对出餐时间、骑手计划、未来订单负载等基本参数进行精准预测,并结合订单峰谷、冷热食品、新老骑手等特殊场景优化调度指令。数据显示,在首批测试的30城中,智能调度使配送时长缩短至28.62分钟,准时率和好评率均达99%。

 

唯快不破 外卖新一轮竞争已经开赛

此次发布会上,与饿了么未来物流战略同时亮相的还有饿了么最新研发产品送餐机器人“万小饿”以及骑手智能语音耳机。除此之外,此前,饿了么无人机也曾亮相,引发大家的关注。

而这些”黑科技“的亮相,均是基于当前外卖配送的痛点,提高配送平台的配送时效和用户体验。

事实上,从外卖行业一些列动作来看,外卖配送技术的变革不仅是行业发展的趋势,也是外卖新一轮竞争的开始,未来外卖行业饿了么与美团外卖两大巨头竞争的核心,将是人工智能和配送技术的创新。

此前,美团点评在完成新一轮融资后,也表示,未来将会在人工智能、无人配送等前沿技术研发上加大投入。从饿了么陆续发布的人机配送和无人配送的“黑科技”来看,未来双方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是“唯快不破”,谁能够首先实现技术的突破,在市场中获得主动权,谁将有更多获胜的筹码。

饿了么在这场竞争中能否获胜?发布会上,饿了么与百度外卖的双品牌战略也颇受关注,未来双方的技术将如何整合,是否会有排斥和矛盾?

在场领导表示,饿了么与百度外卖的技术是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实现效率的最优化。在饿了么与百度外卖的合并后的几个月内,双方在技术上进行了整合,事实上,百度技术的加码给饿了么带来更多的优势。面对多样化、复杂的配送场景,即时配送在不同区域、不同站点、不同模型中,有不同的配送需求,饿了么与百度外卖的技术将会根据最优匹配,实现高的配送效率。

从目前来看,饿了么整个未来物流战略目标清晰,再加上百度外卖智能调度技术的加码,外卖机器人、无人机等多种”黑科技“的亮相,或许在未来的竞争中将有更大的潜力。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并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焦点资讯
推荐资讯
Copyright © 2012-2024 cn56.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物流行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