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城沁水县嘉峰镇磨掌村
更新时间:2019-9-16
行政代码:140521104 | 身份证前6位:140521 |
长途区号:0356 | 邮政编码:048000 |
隶属政区:嘉峰镇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号码:晋E | |
磨掌村相关查询: 快递查询 邮编查询
|
导读:通过以下内容您可以了解到该地区的详细资料,地名查询提供了所属地区的人口数量、区域面积、邮编区号、物流快递公司等内容,如果您对该地区的资料介绍有疑问或认为该内容需要更新,请联系我们网站客服,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为你完善该地区信息。
传在唐朝的时候,在磨掌西北方的范凹沟有一个吉寺庙,寺庙因能滴下五谷神粮,故名为“滴谷寺”。那时寺内住着从外地来的五户和尚,这五户和尚因吃了五谷神粮,武艺十分高强,他们凭着一身精湛的武艺,目中无人,不干正事,胡作非为,四处游荡。一日,这五个僧人闲游漫逛到平阳府,正遇到一位皇姑稳坐八抬宝轿路过这里,他们看见皇姑长的美貌漂亮,邪念顿生,于是便大打出手,强拦硬抢地把皇姑劫持回寺院。官府得知此事后,一通令下,平阳府总兵速率一万飞骑赶来解救。到这里后,在此地动用了百余盘石磨专为官兵加工磨面,于是便把此地命名为“磨庄”,后来在几经沧桑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不知不觉的叫串了间,把磨庄串叫为磨掌,并一直沿用至今。
该村位于沁河西岸的一个土石坡上,东至王山,西临马庄,南与岳城山为界,正北与马庄、上坪二村以牛尾巴岭为界,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1.5公里,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全村有二个自然庄,178户,386口人,660亩耕地,1050亩村地,属典型的纯农业山区,距镇政府所在地潘庄村6.5公里,村民的经济收入以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
磨掌村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早在清朝末年村里就成立了民间故事 ,年长日外,就逐渐支展为一个民间上党小剧团,能演唱“徐公案”“望月楼”“金亭关”“满春院”等数十本传统古装剧,间一度以其独特的演唱风格和精湛的演艺技巧闻名方园百里,内外的大镇小乡,在破四旧 四新的0年代,一部分古饰服装,还是被遭到人为的头落与损坏,至此,一个拥有上百年历史文化的民间上党小剧团-停止和中断。
磨掌村民风淳朴,人杰地灵,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勤奋的双脚从未停止过,打旱井,建水池,兴修水利,打坝沟,砌 洞,大搞农用基本建设拓宽修建村级公路和田间通道。生产条件得以改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了土地联产承包,走出了山区人民独特的致富之路。摆脱了贫穷,解决了温饱,进入21世纪以后,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近年来,三轮车、农用车和私家小汽车购买率逐年递增,犁地机、掀耕机、脱种机、收割机、拖拉机在村民中的拥有率占98%以上,基本上实现了机械车辆全覆盖。村民从耕种到收获全程机械化操作,省时、省力、方便快捷,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
磨掌村虽地处山区,但土地肥沃,气候温暖,适宜各类农作物生长,盛产玉米、小麦、大豆、谷子、棉花、薯类等各种农副产品,2011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 230 吨,平均亩产约400公斤,经济总收入267.72 万元,人均纯收入7760元 ,有村办养羊园区一个,总面积达1500平方米,圈存羊600只,有村办合作医疗所一个,参会率达100%,参加养老保险136人,参保率87%,。全村家家用上了清洁环保的煤层气,户户接通了自来水,人畜自来水饮用率达100%,建有村级综合办公楼一栋,设有村两委办公室、公议室、老年活动室、阅览室,远程教育收 室和农家书屋等。夹带并硬化了一个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休闲、健身、娱乐、活动场所。目前村级公路四通八达,畅通无阻,所有道路和街巷户道全部硬化,道路两边全部绿化,大街小巷全部亮化,一个风光亮丽,环境优美,团结和谐,富裕文明的新磨掌正在形成。
全国与磨掌村同名的有:
免责声明:本页地区资料内容为网络收集整理,仅提供阅读参考,本站不对该地区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即时性承担任何责任!如果您认为该地区的省份、城市、乡镇、村庄的内容介绍需要更改或完善,请联系网站客服修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