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 中国物流行业网 > 地名查询 > 行政区划

剑川县历史沿革

发布时间:2018-4-28

“剑川”一名最早见于唐刘萧著《大唐新语》,记唐九征“勒石于剑川”(707)。“剑川县”名,则始见于元代《元史·地理志》,“剑川”一名的来历诸说不一,《康熙剑川州志》载:“剑川,西枕老君,东屏青崖,山镇全体,水列川形(即湖尾曲流三折),势若剑锋,形如川字,州以此名。

西汉时属益州郡叶榆县,东汉属益州永昌郡叶榆县,三国蜀汉属益州云南郡叶榆县。西晋至南朝梁属宁州云南郡。北朝周属南宁州。隋属南宁州总管府。唐初属剑南道姚州都督府;唐南诏国时为剑浪诏(矣罗识诏),属剑川节度(治剑川城)。宋大理国时为义督睒,属谋统府。元宪宗七年(1257)置义督千户,至元十一年(1274)改置剑川县属鹤州,至元二十三年(1286)属鹤庆路。

明洪武十七年(1384)剑川县升为剑川州,隶鹤庆军民府。清初沿明制,为剑川州,属鹤庆军民府。雍正五年(1727)4月,将丽江府属之中甸地置剑川州判,划归鹤庆府。雍正八年(1730)7月鹤庆府属迤西道。乾隆二十一年(1756)5月将中甸地还属丽江府。乾隆三十五年(1770)2月,降鹤庆军民府为散州与剑川州一并划归迤西道丽江府,剑川州直属丽江府。

民国2年(1913),剑川州改为剑川县,迤西道改为滇西道,剑川县属滇西道。民国3年(1914)滇西道改为腾越道,剑川县属腾越道。民国18年(1929),废腾越道,剑川县直属省。民国31年(1942),剑川县属云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驻丽江县)。民国37年(1948),剑川县属云南省第十行政督察区(驻鹤庆县)。

1949年4月2日,成立剑川县人民武装政权;8月1日建立政务委员会,9月在剑川设立滇西北行政专员公署,10月1日正式建立剑川县人民政府。1950年初,滇西北行政专署迁往鹤庆,3月又迁丽江,改称丽江行政专区,剑川县属丽江专区。1956年11月16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40次会议决定:撤销大理专区,设置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划入大理州,并将丽江专区兰坪县的新华、建基、新生、新民、黄花、桑树、起文、官平、富乐、美水等11个白族聚居乡划归剑川县。

1960年9月13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3次会议通过:撤销洱源、邓川2县,将原洱源、邓川2县的行政区域并归剑川县,县城设在牛街区三营(1958年10月撤并)。1962年3月27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5次会议决定:恢复洱源县,以合并于剑川县的原洱源、邓川2个县行政区域为洱源县的行政区域,并将原属剑川的乔后、源安邑等划归洱源县(1961年9月分设)。

1996年,剑川县面积2318平方千米,人口约16.1万人,其中白族占91%。辖1个镇、8个乡:金华镇、东岭乡、甸南乡、沙溪乡、羊岑乡、马登乡、上兰乡、弥沙乡、象图乡。县政府驻金华镇。1999年,甸南乡改建甸南镇。2000年,马登、东岭乡改建为马登、剑阳镇。至此,剑川县辖4个镇、5个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剑川县常住总人口165900人,其中:金华镇11476人,剑阳镇32915人,甸南镇36841人,马登镇19957人,沙溪乡21486人,羊岑乡12437人,上兰乡16208人,弥沙乡9116人,象图乡5464人。

?年,沙溪乡撤乡设镇。2001年,全县辖5个镇、4个乡:金华镇、剑阳镇、甸南镇、沙溪镇、马登镇、羊岑乡、上兰乡、弥沙乡、象图乡。

2002年,上兰乡撤乡设镇(省政府2002年7月30日批准)。2003年,经云南省政府批准,上兰镇更名为老君山镇。2005年,撤销剑阳镇并入金华镇,并将甸南镇向前、文华2个村委会划归金华镇管理,镇政府驻原剑阳镇政府驻地(省政府2005年10月24日批准)。

2006年,剑川县面积2318平方千米,人口17.46万人。辖5个镇、3个乡:金华镇、甸南镇、沙溪镇、马登镇、老君山镇、羊岑乡、弥沙乡、象图乡;红旗林业局。共有5个居委会、88个行政村。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剑川县常住总人口169973人,其中:金华镇53523人,老君山镇16798人,甸南镇31739人,沙溪镇21761人,马登镇19839人,羊岑乡12670人,弥沙乡8503人,象图乡5140人。

2014年,金华镇、沙溪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

导读:行政区划网提供了该地区的详细资料,包括所属地区的人口数量、区域面积、邮编区号、地理位置、概括地图、历史沿革等内容,如果您对该地区的资料介绍有疑问或认为该内容需要更新,请联系我们网站客服,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为你完善该地区信息。

同城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