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 中国物流行业网 > 地名查询 > 行政区划

古田县历史沿革

发布时间:2018-4-28

1952年6月,增设第九(卓洋)、第十(凤埔)、第十一(局下)3个区公所,析全县为11个区公所。1955年9月,以驻地命名,11个区公所即城关、平湖、凤都、横洋、谷口、永安、鹤塘、杉洋、卓洋、凤埔、局下区公所。是年12月,城关区公所改称城关镇人民委员会。1956年2月,撤销凤都、凤埔区公所,9月撤销卓洋区公所,全县为7个区公所和1个镇人民委员会。

1958年10月,撤区并社,全县建立8个人民公社。1959-1965年先后增设5个人民公社和1个城关镇,镇辖街居委会,社辖生产大队。1958年,建瓯小禄划归凤都公社,1964年屏南银场塔山划入平湖公社。此后古田境域无大变更。至1982年,全县有13个公社、1个城关镇,261个生产大队、5个居委会,1490个自然村、片村及农点。

1984年10月,改公社为乡(镇)政府,全县设10乡4镇,取消大队,恢复行政村,设村民委员会,街设居民委员会。1986年2月13日,成立水口镇,辖水口、湾口、溪岚、汶潭、岭边、水潮、朝天桥、嵩溪8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1990年3月25日,因建设水口电站,莪洋镇驻地迁移黄田改名黄田镇,水口镇驻地迁移至朝天桥附近。

1990年县境四至最南在水口镇汶潭,最北是凤埔乡石塔山,最西在黄田镇村里,最东为大甲张毗源;东依宁德县、罗源县,西连南平市、建瓯县,北邻屏南县,南界闽清、闽侯县。东西宽82千米,南北长66千米。全县总面积2385.2平方千米。

1994年,全县总人口419528人,平均每平方千米人口176人;其中畲族9008人。辖8镇7乡:新城镇、平湖镇、大桥镇、黄田镇、水口镇、鹤塘镇、杉洋镇、凤都镇、松吉乡、吉巷乡、湖滨乡、泮洋乡、凤埔乡、卓洋乡、大甲乡。共有10个居委会、267个行政村。县政府驻新城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古田县常住总人口398990人,其中:新城镇31671人,平湖镇37872人,大桥镇39560人,黄田镇25439人,鹤塘镇39962人,杉洋镇28170人,凤都镇33080人,水口镇9957人,松吉乡45910人,吉巷乡31834人,湖滨乡23509人,泮洋乡7809人,风埔乡16946人,卓洋乡13915人,大甲乡13356人。

2003年末,古田县户籍人口42.5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18万人。辖8个镇、7个乡:新城镇、平湖镇、大桥镇、黄田镇、水口镇、鹤塘镇、杉洋镇、凤都镇、松吉乡、吉巷乡、湖滨乡、泮洋乡、凤埔乡、卓洋乡、大甲乡。共有272个行政村、10个居委会。

2004年4月5日,福建省政府(闽政文[2004]106号)批复同意撤销古田县新城镇、松吉乡、湖滨乡设立城东街道办事处、城西街道办事处:(1)撤销新城镇、松吉乡、湖滨乡,并析出古田县凤都镇桃溪、仕坂、坑里、罗坑、双山5个村,设立城东街道办事处、城西街道办事处。(2)城东街道办事处辖原新城镇的胜利、文安、文兴3个社区居委会及原湖滨乡的新丰、西山、前山、赖厝、湖滨、极乐、常坝、利洋、廷元里、永洋、廷土当、旺村洋、上土乾和凤都镇的桃溪、仕坂、坑里、罗坑、双山18个行政村。城东街道办事处驻614东路原湖滨乡政府驻地。(3)城西街道办事处辖原新城镇的文河、青云、新秀3个社区居委会和原松吉乡的罗华、前坂、松台、莲桥、局下、官江、苏洋厝、浣中、浣下、吉兆、沽洋里、罗峰、枣坪、下洋、连墩、巴斗、安洋、曹洋、宝溪、龙亭、华山、宝峰、樟上、长岭24个行政村。城西街道办事处驻解放西路罗华村。【城西街道办事处机关驻罗华村院里洋(暂驻原松吉乡政府)。城东街道办事处与城西街道办事处行政区界线走向:城区部分南自屠宰场交溪口起,沿河往上至南大桥交建设路,沿建设路往北过十字街至教学交新华路,沿新华路往东至消防大队营区北侧路口,往北至后山。农村部分按有关自然村村落关系认定。】

2005年,古田县辖2个街道、7个镇、5个乡:城东街道、城西街道、平湖镇、大桥镇、黄田镇、水口镇、鹤塘镇、杉洋镇、凤都镇、吉巷乡、泮洋乡、凤埔乡、卓洋乡、大甲乡。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古田县常住总人口323700人,其中:城东街道46475人,城西街道67219人,平湖镇28593人,大桥镇27787人,黄田镇20785人,鹤塘镇33686人,杉洋镇15542人,凤都镇15376人,水口镇7302人,吉巷乡24744人,泮洋乡5411人,凤埔乡13030人,卓洋乡9862人,大甲乡7888人。

导读:行政区划网提供了该地区的详细资料,包括所属地区的人口数量、区域面积、邮编区号、地理位置、概括地图、历史沿革等内容,如果您对该地区的资料介绍有疑问或认为该内容需要更新,请联系我们网站客服,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为你完善该地区信息。

同城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