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根据黑山县政府网站等资料整理,若正式引用请以原始文字为准)
一、位置 黑山县地处辽宁西部,在医巫闾山东40千米,辽河西60千米,古柳条边南45千米,渤海北50千米。地理座标范围为东经121°49′19”-122°35′38.1″、北纬41°28′35.02″-42°07′29.29″。东距沈阳市136千米,西距锦州市127千米,东与新民、辽中接壤,西与北镇为邻,南与台安连界,北与阜新、彰武县毗连。东距新民县城75千米,辽中县城70千米,南至台安县城40千米,西距北镇县城30千米,北至阜新市75千米。县境东西宽为64.15千米,南北长为72.14千米,近似铧形。全县总面积实为2477.65平方千米。
二、县界 设治前,黑山西境属广宁县辖地,东境为新民厅所管,以东边壕、李太和屯、南纪屯、南新立屯为界,西属广宁,东属新民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5月,清政府以“小黑山地方,素为匪徒窟穴”为由,遣吴瞻峨委员来境筹设县治,定名为“镇安”县,是镇压安定的意思。划镇安县四界为:东以半拉门,绕阳河下游与新民府为界,西以广宁县的羊肠河为边,南至渤海,北抵边墙,均属镇安县。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增设盘山厅,设置辽中县后,镇安县西南部地区划入盘山厅,以胡家甸为界,北抵大新立屯与热河、阜新为界,东南至傅家庄以南与海城县为界。以东至搭连泡、东腰长岗子与辽中县为界,西南至二道沟西南与盘山厅为界,东北以鸭子场东北与新民府为界。东西仍旧。
1913年设置台安县后,镇安县东南地区划入台安县。此时县境四界。东至绕阳河下游半拉门以东为新民县境,西至羊肠河以西为北镇县境,南至官营子以南为盘山县境,北至大新立屯以北隔边墙为阜新县境,东至北大黑山以东隔绕阳河为新民县境,以北为彰武县境,西北至白厂门隔边墙为阜新县境,以西至榆树沟子为北镇县境,东南至黄家窝堡以南为台安县境,西南至二道沟子以西为盘山县境,全县总面积3875平方千米。1914年镇安县改称黑山县后,直至1948年县界没有变动。1949年冬县境东界半拉门以东原属新民县的王岗子、大东街、北张、南张、孟屯等五个行政村划入黑山县,至此,县境东界以孟屯以东与新民县为界。
1950年3月,将黑山、辽中两县相间的新民县五区所属的前尖、芍药、陶家、蔡胡、康屯、鲶鱼、方店、郑家、高家等自然屯,以及大三家子,一并划入黑山县。至此,县境东南隔小柳河与辽中县接界。1951年4月,县境西南所属的关家村,包括四段:薛家街、孔家街、滕家街、马家街、李家街等自然屯划归盘山县;盘山县属的徐家、海边两屯划入黑山县。两县的西段交界:以羊肠河为界,河东属盘山,河西属黑山东段交界;以东河为界,河西属盘山,河东属黑山。同年6月,台安县将绕阳河以北,东沙河以东桑林区的黄家、孟家、六间房子3个村21个自然屯划归黑山,因此县南部边界稍有变动。
1954年5月,省人民政府通知:盘山县属的八家子、官营子、关家、新兴、新立、夏家、柳家、芦家、大青堆子、小龙等十村及边南屯、刘家铺两自然屯划入黑山县,并在高山子增设黑山县第十一区。至此,县境西南至大青堆子与北镇县为界。1956年2月,辽宁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1949年冬从新民县划入的五个行政村,划回新民县。黑山、新民县仍以绕阳河下游为界。1960年1月,锦州市人民委员会文件:黑山县属的高山子人民公社划属北镇县,以年家窝堡及西曹家屯南与北镇县为界。
1985年黑山四界为:东止半拉门以东与新民县为界,南止绕阳河与台安、盘锦为界。西止羊肠河与北镇县为界。北止新立屯以北与阜新县为界。东北至小东镇的双台子、稍户营子与阜新、彰武为界。东南至小柳河与辽中县为界。西南至西曹家、蛇山子以西与北镇县为界。西北至白厂门西北与阜新县为界。
1996年10月22日—1997年12月31日,进行了黑山县与北宁市(今北镇市)行政区划界线的勘定工作。全线共涉及双方10个乡(镇)、45个村,总长76.60千米的勘界任务。1997年底由市勘界办公室完成了黑山—新民:黑山—台安;黑山—辽中;黑山—阜新的市级界线的勘查。1998年4月,黑山县完成对共有三乡(镇)交汇点46个,乡镇边界线76条,总长度813946米的乡(镇)边界线的勘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