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商机详情 -

发酵乳品浓缩中的动态错流旋转陶瓷膜设备使用方法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8日

旋转陶瓷膜动态错流技术在粉体洗涤浓缩中的应用,是基于其独特的 “动态剪切 + 陶瓷膜分离” 特性,针对粉体物料洗涤效率低、能耗高、废水处理难等问题开发的新型技术。

技术原理与粉体洗涤浓缩的适配性

1. 动态错流与旋转剪切的协同作用

旋转陶瓷膜组件在膜表面形成强剪切流,有效抑制粉体颗粒(如微米级或纳米级粉体)在膜面的沉积和堵塞,解决传统静态膜 “浓差极化” 导致的通量衰减问题。

错流过程中,料液中的杂质(如可溶性盐、有机物、细颗粒杂质)随透过液排出,而粉体颗粒被膜截留并在旋转剪切力作用下保持悬浮状态,实现 “洗涤 - 浓缩” 同步进行。

2. 陶瓷膜的材料特性优势

大强度与耐磨损:陶瓷膜(如 Al₂O₃、TiO₂材质)硬度高(莫氏硬度 6~9),抗粉体颗粒冲刷能力强,使用寿命远高于有机膜,适合高固含量粉体体系(固含量可达 10%~30%)。

耐化学腐蚀与耐高温:可耐受强酸(如 pH 1)、强碱(如 pH 14)及有机溶剂,适应粉体洗涤中可能的化学试剂环境(如酸洗、碱洗),且可在 80~150℃下操作,满足高温洗涤需求。

精确孔径筛分:孔径范围 0.1~500 nm,可根据粉体粒径(如纳米级催化剂、微米级矿物粉体)精确选择膜孔径,确保粉体截留率≥99.9%,同时高效去除可溶性杂质。 旋转陶瓷膜动态错流过滤技术融合材料科学与流体力学,实现高效固液分离。发酵乳品浓缩中的动态错流旋转陶瓷膜设备使用方法

发酵乳品浓缩中的动态错流旋转陶瓷膜设备使用方法,旋转陶瓷膜

旋转陶瓷膜动态错流气浮工艺的典型流程与装置设计

关键装置设计

旋转膜组件结构:

膜材质:陶瓷膜(耐污染、大强度)或改性聚合物膜(如 PVDF,成本较低),孔径 0.1~10μm(根据污染物粒径选择)。

旋转方式:水平轴或垂直轴旋转,转速 500~2000 转 / 分钟,通过离心力和剪切力强化气泡分散与污染物分离。

气液协同流道:

气体从膜内侧通入,经膜孔溢出形成微气泡;废水在膜外侧以错流方式流动,旋转产生的湍流使气泡与污染物充分接触。

工艺操作参数

旋转转速:1000~1500 转 / 分钟,平衡剪切力与能耗(转速过高增加设备磨损)。

曝气压强:0.05~0.2MPa,保证气体均匀透过膜孔,避免膜破裂。

错流速度:1~2m/s,维持膜表面流体湍流,防止污染物沉积。

絮凝剂投加:针对胶体污染物(如细微悬浮物),投加 PAC/PAM 促进絮体形成,提高气浮效率(投加量通常 50~200mg/L)。 氧化铝粉体制备中动态错流旋转陶瓷膜设备答疑解惑融合数字孪生技术的智能化系统,预测膜污染并优化参数,能耗降 12%。

发酵乳品浓缩中的动态错流旋转陶瓷膜设备使用方法,旋转陶瓷膜

错流旋转膜设备处理乳化油的典型流程

预处理阶段

调节 pH:通过添加酸(如硫酸)或碱(如 NaOH)破坏表面活性剂的电离平衡,削弱乳化稳定性(如 pH 调至 2~3 或 10~12)。

温度控制:适当升温(40~60℃)降低油相黏度,促进油滴聚结,但需避免超过膜耐受温度(陶瓷膜通常耐温≤300℃)。

旋转膜分离阶段

操作参数:

转速:1500~2500 转 / 分钟,剪切力强度与膜污染控制平衡。

跨膜压力:0.1~0.3MPa(微滤)或 0.3~0.6MPa(超滤),避免高压导致膜损伤。

循环流量:保证错流速度 1~3m/s,维持膜表面流体湍流状态。

分离过程:

乳化油在旋转膜表面被剪切力破坏,小分子水和可溶性物质透过膜孔形成滤液,油滴、杂质被截留并随浓缩液循环。

浓缩倍数根据需求调整,通常可将油相浓度从 0.1%~1% 浓缩至 10%~30%。

后处理阶段

滤液处理:透过液含少量残留有机物,可经活性炭吸附或生化处理后达标排放,或回用于生产工序。

浓缩液回收:浓缩油相可通过离心、蒸馏等方法进一步提纯,回收的油可作为燃料或原料回用,降低处理成本。

在发酵过滤领域,旋转陶瓷膜动态错流过滤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发酵生产流程中,需要将悬浮在发酵液中的固体颗粒与液体进行分离,且要求滤速快、收率高,得到澄清滤液或纯净固体。传统板框过滤在处理发酵液时,常面临膜污染严重、处理效率低等问题。而飞潮的 Dycera 旋转陶瓷膜过滤系统通过动态错流过滤原理,让膜片高速旋转,滤液以切线通过方式滤出,未滤液形成的湍流不断冲洗膜表面,不仅防止滤膜阻塞,还提升了膜通量,延长了膜寿命,非常适合高粘度发酵液的过滤,对细胞颗粒破坏力小。在酶制剂生产过程中,发酵液的澄清处理极为关键。采用 Membralox^{®} 陶瓷错流技术,能够实现与培养基特性无关的可靠和高质量滤液。膜分离法不受细胞尺寸、密度以及介质粘度影响,可提供完全的物理屏障,确保比较好分离效率,同时减少了下游工艺成本,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某化工企业采用后年电费从 200 万降至 80 万,综合成本降 50% 以上。

发酵乳品浓缩中的动态错流旋转陶瓷膜设备使用方法,旋转陶瓷膜

 旋转陶瓷膜在粉体洗涤浓缩中的优势

1. 洗涤效率与浓缩倍数双提升

高效杂质去除:旋转剪切力加速可溶性杂质(如离子、小分子有机物)向透过液的传质速率,单次洗涤即可使杂质去除率达90%以上。

高倍浓缩:可将粉体料液从低浓度直接浓缩至20%~30%,减少后续干燥能耗。

2. 节能与连续化生产

能耗优化:旋转驱动能耗主要用于膜组件转动,相比传统压滤 + 离心组合工艺,综合能耗降低 30%~40%。

连续化操作:可实现 “进料-洗涤-浓缩-出料” 全流程自动化,处理量达 1~100 m³/h,适配规模化生产。

3. 粉体品质与回收率保障

颗粒完整性保护:层流剪切避免传统离心或压滤的高机械应力对粉体颗粒的破坏(如纳米粉体团聚、晶体形貌损伤),尤其适合高附加值粉体(如催化剂、电子级粉体)。

回收率≥99.5%:陶瓷膜的高精度截留与动态防堵设计,确保细颗粒粉体几乎无流失,例如在锂电池正极材料(如 NCM、LFP)洗涤中,金属离子(如 Li+、Ni²+)去除率>99%,粉体回收率达99.8%。

4. 低维护与长寿命

抗污染能力强:旋转剪切力大幅减少膜面滤饼形成,降低化学清洗周期可,延长膜寿命。

模块化设计:膜组件可单独拆卸维护,便于不同粉体体系的快速切换(如更换不同孔径膜管),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错流速率 4-6m/s,微滤压力 2-3bar,优化能耗与效率。煤催化气化催化剂回收中动态错流旋转陶瓷膜设备怎么用

开放式流道设计容纳浓粘物质,避免堵塞,实现粗滤精滤一体化。发酵乳品浓缩中的动态错流旋转陶瓷膜设备使用方法

动态错流旋转陶瓷膜设备高浓度 / 高倍浓缩多肽物料典型应用场景举例

多肽药物中间体浓缩

场景:IGF 发酵液的浓缩(初始浓度 5 g/L,目标浓缩至 50 g/L)。

方案:采用 100 nm 孔径旋转陶瓷膜,转速 2500 转 / 分钟,错流流速 1.5 m/s,经三级浓缩后,收率达 98%,纯度从 75% 提升至 85%。

功能性多肽饮料制备

场景:大豆肽酶解液的高倍浓缩(用于生产高蛋白饮品,初始浓度 8 g/L,目标浓缩至 80 g/L)。

方案:使用 50 nm 陶瓷膜,配合循环浓缩工艺,浓缩时间比传统蒸发器缩短 40%,且多肽分子量分布更均匀(集中在 500-1000 Da)。

多肽类抗生药物分离

场景:杆菌肽发酵液的提取(初始浓度 10 g/L,需浓缩至 100 g/L 并去除培养基杂质)。

方案:旋转膜设备结合亲和层析,浓缩同时去除 90% 以上的菌体碎片和无机盐,为后续纯化提供高纯度原料。 发酵乳品浓缩中的动态错流旋转陶瓷膜设备使用方法

标签: 旋转陶瓷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