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靓丽名片 中国高铁砥砺前行
2021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89亿元,一批国家重点工程如期开通运营,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万公里。“十四五”开局之年,铁路建设持续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夯基筑路。
一条条铁路新线开通运营,擘画流动发展的美丽中国;一个个坚定身影挺身而出,定格防汛战“疫”的动容画面;“钢铁驼队”行稳致远,友谊之路互联互通,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如今,我国的高铁建设、运营和服务水平变得更加具有国际竞争力,成为了特有的中国“名片”。
创新的中国高铁,动能澎湃。从引进到吸收,从创新到输出。我国高铁建造技术在历经多年实践后,技术集成度、安全保障度已拥有竞争优势。翻开中国地图,从白水黑水到彩云之南,从中原腹地到江海之滨,都被高铁更加紧密地连接起来,以前遥不可及的时空距离在日益织密的高速铁路网上变得不再是梦想。高铁速度不断提高,缩短了时空距离,加速各省市区域间的交互频度,充分带动了各个经济体的内循环。
变化的是速度,不变的是“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温度。从互联网订餐到无现金购票,从刷脸进站到选座乘车,都是中国高铁创新为人民带来的“幸福感”。无论是服务质量、安全保障、智能化投入还是人性化的温情举措都能让乘客感受到中国高铁的优质服务,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更加强烈。
奔跑的中国高铁,生龙活虎。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雅万高铁、匈塞铁路、中泰铁路、中老昆万铁路,中国高铁不断走出国门,既拉动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发展,也带去了共享共赢的理念。高铁“走出去”,带动的是中国施工建造技术及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出口和国际化,这背后是中国制造竞争力的提升、中国资本国际化投资及人民币的国际化演进。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中国高铁跑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也跑出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中国高铁的蓝图是宏伟的,同样奋斗将会是艰巨的,中国高铁也将继续砥砺前行。(吕珺琇)
- 6-9· 达州打造成渝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
- 6-6· 打造引凤来栖的强磁场 安徽推动新兴产业加速跑
- 6-2· 黑龙江:打造人才振兴“强磁场”
- 5-30· 打造千亿级产业园区 绵阳高新区“底气”何在?
- 5-27· 打造东西部扶贫的“浙江样本” 山海情未完待续
- 5-16· 湖北: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地
- 5-9· 欧盟打造“无人机+全地形无人车”融合产品
- 3-14· 河南打造优质粮食工程升级版
- 3-14· “亮丽名片”见证铁路人踔厉奋发的志气骨气底气
- 3-10· 为打造“一极三区一高地”作出安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