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公里时速列车跑出“新激情”
从2008年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奥运会圆梦到2022年“一起向未来”北京冬奥会圆满闭幕,北京在成为历史上首座“双奥之城”的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其出色的组织服务能力,赢得了奥林匹克大家庭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
赛场上,冬残奥健儿们自强不息、奋勇拼搏,绽放出闪耀的生命之光。赛场下,志愿者等各行各业“细节拉满”,为运动员们开启一个美好、无障碍的比赛,使冬残奥健儿们更好地融入赛事、感受运动快乐。冬奥列车作为冬奥会、冬残奥会的重要基础保障,铁路部门于小事着眼,从细节入手,传递关爱,与残疾人朋友共赴“冰雪之约”。
备受瞩目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已经圆满谢幕,为北京冬奥会量身定制的“瑞雪迎春”智能型复兴号高速动车组惊艳了世界。伴随着冬残奥会开幕,冬奥列车立即转入冬残奥会服务保障阶段,升级“硬件”,优化“软件”,进一步提升残疾人运动员和朋友的乘坐体验。在车站共设置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电梯等无障碍设施;在综合服务中心、售票厅等位置设置无障碍窗口,划分出特殊旅客专用区域,并设置专人负责旅客引导;在车厢中,对现有无障碍车厢进行升级改造,安装轮椅固定器和地板滑槽扣条。一个个贴心、悉心的关爱“转换”,为残疾人朋友提供了美好、无障碍的出行保障。
从北京冬奥会到北京冬残奥会,不只是“雪容融”接替“冰墩墩”上岗,更多“细节拉满”的服务藏在目之所及的场景。为方便残疾人运动员进村,延庆冬奥村将安检口移到村门口,从机场到村里只需下车一次;为更好服务残疾人运动员,列车工作人员精心打造无障碍运行流线,从进站、乘车、下车、换乘的全过程贴心服务;大到冬残奥村地面的防滑材料、小到一高一矮的手部消毒机……从残疾人运动员实际出发,以方便残疾人运动员参赛为落脚点,温暖关怀的背后,是平等与尊重的真情呵护。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举行期间,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北京,各国记者、参赛选手在搭乘冬奥高铁的时候,不仅感受到高铁风驰电掣的速度和温馨有序的服务,还直观的看到了中国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经济发展局面。高铁是中国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产物,也是先进的轨道交通运输方式。十几年来,中国高铁从“和谐号”到“复兴号”,经过国家的大力透入支持和万千铁路人的不懈奋斗,我国已经成功迈入高铁时代,通往全国各地,跨越千山万水的“八纵八横”高铁网络则是对“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最好的诠释。
随着东奥会的圆满闭幕,在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运动会中,在让国人深感自豪的同时,也向世界讲述了一个绚丽、温暖、感人至深的冬奥会故事,“双奥之城”北京见证了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我们相信,冬奥列车将再次擦亮“中国名片”,一路传递光和爱,让世界感受冬奥列车的速度与温度。(王建波)
- 6-9· 2035年邮政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将全面建成
- 11-10· 海拔5068米的风雪守护
- 5-19· 投入500多亿元,这项工程对农村地区为何如此重要?
- 3-24· 首批50个!典型示范村名单,向安徽全省推介
- 3-24· 江苏:50余家企业试水“歇业”新政
- 3-17· 华为P50系列新机3月16日发布
- 2-10· 常州投500亿政策性基金 打造“三高”硬核产业集群
- 1-24· 2035年济南青岛将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 1-7· 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已批复67项 中国加快国家水网建设
- 1-6· 浙江省358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数字经济等成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