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行业网 新闻中心
中国物流行业网 > 新闻中心 > 高铁资讯 > 内容

“快时代”钢轨上流淌 “慢幸福”

  来源:不详   时间:2022-4-25 9:39

  穿行在贵州苗岭山脉的5640次(贵阳至玉屏)列车,是沿线百姓贩卖山货、生产生活的必要条件。一年之计在于春,少数民族群众开始为春耕做准备。列车长胡贵川利用休班时间,为老百姓找到低价优质的种子,还为农户谋到了商家上门、打包全收的增值服务。胡贵川和乡亲们、还有小慢车,早已融入了彼此。(中央电视台)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高铁时代”,还在持续运营的“慢火车”似乎显得有点“过时”。然而,公益“慢火车”在乡村振兴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44年以来它以其低廉的价格、优质的服务和“公共交通”的运营模式,成为偏远山区民众经商购物、学习就医、城市居民下乡旅游观光、探亲访友的桥梁和纽带,它搭建起山区民众接触外界的通道,串起了沿途村寨,载着铁路对人民的深情厚谊,穿梭在大山之中。

  “慢火车”是通往脱贫致富的“幸福车”。慢火车速度慢,但却是帮助脱贫的“快车”,西南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当地人民只能乘坐“慢火车”去市集贩卖自家农产品,到县城采购日用品,到城市求学、务工。在生活物资相对贫乏的大山深处,这趟列车既是他们收入来源最重要的通道,也是通往外界的交通要塞,彻底解决了农产品销路不畅的问题,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成为百姓脱贫致富的助推利器,让百姓真正感受到了铁路的改革红利。“慢火车”来之于民、用之于民,已经成为了农户赶集车、学子求学车,百姓致富车的代名词,见证着沿线村落的发展变化和人们勤劳致富奔小康的奋斗岁月。

  “慢火车”是回应民生所需的“便民车”。“民需”就是“慢火车”持续运转的生命力,“小慢车”专门拆除多余座椅,打造牲畜车厢,让活猪、活鸡、活鸭作为“旅客”奔向各地,而这一切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村民能够尽可能多地运送货物,在村镇之间进行售卖,更可以利用乘车时间来完成自己的货品交易,更像是“流动的集市”,这些透露着人性化的“改变”措施,实实在在的带给他们获得感和幸福感,达到了“客补”与“货补”的协调发展,彰显着铁路部门服务人民的宗旨和扶贫初心。

  “慢火车”是彰显暖心服务的“连心车”。除了要保障有序地运输进程以外,小慢车还要发挥它的“亲民”优势。实际上,小慢车的路线规划、速度设置、票价规定都是经过深谋远虑的,就是要让乡亲们负担得起,几十年来,它不涨价,不停运,单程最低仅需2元钱,在疫情期间即使只有2名乘客也坚持运行,这对于铁路部门来说完全没有效益可言,但这就是国家“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切实行动,还是铁路全方位保障山区交通运力的时代表达,都是为了让乡亲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如今是铁路密布、高铁飞驰的时代,但不可否认,“小慢车”并没有与时代脱节,而是以流动的爱、抵达人心的温情,诠释着企业的社会担当和责任。疾驰如风的动车组和慢慢悠悠的绿皮车,对照鲜明、耐人寻味,勾勒出一幅中国铁路的生动图景。(宋美奕)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并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焦点资讯
推荐资讯
Copyright © 2012-2025 cn56.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物流行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