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出台十条助企纾困具体举措落实“金融23条”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复工复产的决策部署和人民银行总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有关工作要求,进一步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中提出的23条金融政策举措在我省落地,日前,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外汇管理局福建省分局立足福建实际,从强化货币政策执行、贯彻信贷纾困政策和加大债券融资支持、优化跨境业务办理、加强基础金融服务和加强宣传引导等五方面,细化出台十条助企纾困具体举措,切实做好金融支持福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助推福建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在强化货币政策执行方面,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将用好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全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结构优化,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和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稳妥实施两项直达工具的转换和接续工作,引导并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涉农、小微、民营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引导国家开发银行等21家银行省内机构运用好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和科技创新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低成本的信贷资金加大力度支持福建绿色转型发展项目和科技创新企业。对当前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泉州、宁德等地,追加当地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支持其复工复产。
在贯彻信贷纾困政策,加大债券融资支持力度方面,将围绕零售商贸、交通物流、文化旅游、住宿餐饮等受疫情影响较严重的行业和企业,引导银行机构通过开展银企对接或线上授信,开展贷款展期和续贷支持,对复工复产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予以优先支持,不得盲目抽贷、压贷、断贷。强化对产业链供应链和有效投资、进出口、消费等的金融支持,加大“政府、银行、企业、保险、担保”等几家抬工作力度,加快中小微企业纾困贷、企业技改贷、科技贷、乡村振兴贷、创业担保贷款、制造业小微企业贴息贷、文旅专项贷等福建特色信贷模式的实施和推广。高效实施福建省“一县一品 贷动‘闽’生”专项行动,扩大县域贷款投放、优化信贷结构。持续做好民企发债服务,加大民企债券投资力度,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发债企业特别是泉州、宁德等地发债企业,简化业务流程,加大支持力度。
在优化跨境业务办理方面,将扩大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的区域、银行和企业覆盖面,推动银行支持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主动对接各类企业相关跨境业务需求。支持泉州升级市场采购联网平台,为市场采购主体提供便捷的收结汇服务。进一步推动扩大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出口信保保单融资”应用场景试点,引导银行应用跨境信用信息数据开展金融产品创新。优化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丰富人民币跨境使用场景。鼓励省内银行主动利用国际国内两种市场、两种资源,扩大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提升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完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指导银行开展中小微外贸企业汇率避险“首办”培植行动,积极通过政府“公共保证金池”、引入保险公司或批量担保分摊风险、汇率避险专项授信等政策供给,切实降低企业套期保值的门槛和成本。
在加强基础金融服务方面,持续推动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结算手续费减免政策落地实施。持续畅通与财税部门的协同工作机制,及时拨付中央补助资金,确保增值税留底退税等新政红利第一时间直达纳税人。完善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现金供应应急预案,确保现金供应满足需求。加强与福建“金服云”等平台对接,发挥政务、公用事业等涉企“替代数据”作用,缓解信息不对称,提高融资效率。指导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入机构依法依规保障公众征信相关权益,为受疫情影响的“四类群体”提供差异化还款保障服务。
在加强宣传引导方面,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宣传已出台的各类助企纾困政策,做好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以及居民等主体的政策解读,真正将助企纾困政策惠及市场主体。提高“几家抬”工作水平,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创造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 6-13· 福建:点燃新引擎,逐浪新制造
- 6-13· 浙江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 让市场主体早受益、真解渴
- 6-13· 福建龙岩:老区牵手“湾区”,红土地旧貌换新颜
- 6-9· 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将制度创新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 6-2· 辽宁省出台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项目管理办法
- 5-26· 多地出台优化政策 激发土地市场活力
- 5-26· 广西出台22项措施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 5-26· 福建:推进重大项目 扩大有效投资
- 5-26· 福建泉州企业复工复产见闻:惠企帮扶 实招纾困
- 5-26· 福建省三明市为促进省交通物流业加快发展出台系列奖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