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列”:护航学子圆梦 见证时代发展
近日,高考话题成为互联网上的热门话题。据报道,连续19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大杨树与阿里河间往返开行的高考专列在内蒙古自治区设立“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第二中学高考考点”后成功完成送学子参加高考的使命,功成身退。
19年锲而不舍、19年风雨兼程、19年温馨守望的背后,是“高考专列”对青年学子的关怀、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也是中国铁路扎根大地、服务奉献的生动写照,是送学子逐梦的“桥梁”、是民生幸福的“基石”。
关注出行需求,把脚步落在实地。“高考专列”作为具有特殊使命的运输载体,承载着服务青年学子赶考的重要责任,是对民生的关怀、对社会的贡献。在此前,大杨树镇的考生要想参加高考,需要到135公里之外的阿里河镇,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给考生的出行赴考带来难题。“人民铁路为人民”,中国铁路怀着为民之初心,为解决少数民族地区考生出行难、交通成本高、耗费精力多等实际问题,在2003年为大杨树站开通“高考专列”,把民生服务落到实处。
坚守为民奉献,把温暖留驻长久。19年如一日,“高考专列”上演着无数青年学子圆梦的故事,也诠释着铁路坚守岗位、奉献为民的担当。从2003年至今,“高考专列”始终尽职尽责,尽最大努力服务考生高考出行。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了保证“高考专列”继续做好送考服务,铁路部门提前对接学校、坚实疫情防控。“高考专列”是19年高考的见证者,更在今年在守望中盼来了大杨树第二中学高考考点,让温暖得以传承向远。
始终创新向前,把希望带向未来。19年送考路上,“高考专列”传承着中国铁路坚持奋斗、不懈创新的“基因”,始终在优化服务、做好保障。2003年,最初的“高考专列”还是绿皮车,列车上的乘务人员表演着朴素纯真的歌舞,为考生们加油鼓劲。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考专列”紧跟着时代前进的步伐,伴随着发展的“春风”,使莘莘学子们看到了美好的远方——绿皮车逐渐升级为空调车;列车上的数码照相机记录着一张张充满希冀的脸庞;爱心盒和笔记袋传承着一代代考生们最真诚的祝福……“高考专列”在奔腾的车轮中一往无前,在希望和祝福中展现出“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担当与创新。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高考专列”联通的不仅是考生与考场,还有梦想与未来、责任与担当。(刘雨 吴铮)
- 12-15· 学子乘专列平安返乡
- 9-22· 从“学生专列”品读“民生情怀”
- 7-18· 开行专列助力旅游业恢复发展
- 7-18· “旅游专列”让暑期出行“别样美”
- 7-4· “旅游专列”让流动的中国更具活力
- 6-9· “高考专列”功成身退体现民生温度
- 6-9· 高考专列,努力交出温暖学子的“服务答卷”
- 6-6· “插秧专列”23载让“中国饭碗”越端越牢
- 5-27· 为民专列,开启幸福征程
- 5-26· “高考专列”再出发 助力金榜题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