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电镜技术的原理:透射电镜成像过程中,电子束穿透样品,将样品的三维电势密度分布函数沿着电子束的传播方向投影至与传播方向垂直的二维平面上。1968年,AronKlug发现ZX截面定理,提出可以通过三维物体不同角度的二维投影在计算机内进行三维重构来解析获得物体的三维结构。根据这一原理,利用透射电镜获得生物样品多个角度的放大电子显微图像,即有可能在计算机里重构出它的三维空间结构。在冷冻电子显微学结构解析的具体实践中,依据不同生物样品的性质及特点,可以采取不同的显微镜成像及三维重构方法。目前主要使用的几种冷冻电子显微学结构解析方法包括:电子晶体学、单颗粒重构技术、电子断层扫描重构技术等,它们分别针对不同的生物大分子复合体及亚细胞结构进行解析。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之样品成像:低剂量辐照成像,普通样品材料在进行表征时,电子剂量越高成像质量越好。南京Cryo-TEM技术服务公司
冷冻电镜技术的应用情况:近年来,冷冻电镜技术在全球范围被大众所熟知,并且被越来越多的学术界和跨国制药企业所采用。在药物研发方面,多个跨国公司已经将冷冻电镜技术用于药物发现。虽然冷冻电镜技术属于前沿技术,但目前已经有利用冷冻电镜基于结构研发的药物进入临床试验。冷冻电镜技术在药品开发过程中的应用实例,进一步说明该技术在药品(生物制品)的质量方面有前瞻性的意义。在回顾技术应用的同时,也看到了未来冷冻电镜技术在新药研发方面的几个前瞻方向。我们相信冷冻电镜在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生物制剂高级结构表征、冷链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南京Cryo-TEM技术服务公司冷冻电镜技术用于生物样品三维结构解析,包含单颗粒分析、微晶电子衍射和冷冻电子断层扫描3种技术。
冷冻电镜技术解析结构主要风险在:A.样品很不稳定,样品寄送过来的时候,已经降解或者聚集,无法进行后续处理;B.样品在冷冻制样的过程中,可能会被冻碎,从而无法进行后续处理;C.样品纯度可能很好,但是均一度很差,从而难以获得样品的高分辨结构;D.我们关心的区域可能在整个复合体中有很强的柔性,从而经过二维或者三维平均后,我们关心区域的分辨率会比较差甚至看不见,达不到我们的预期;E.一些配体,比如药物前体分子,分子量太小,不一定能在电镜的密度图中观测到;F.对于合适的样品,我们冷冻制样需要优化的参数有很多,包括样品浓度的优化,blottime的优化,温度的优化,grid规格(铜网或者金网)的优化等一系列条件的优化。因此冷冻电镜制样需要丰富的经验和充足的机时支持,不同的实验者,成功率可能差别很大。
冷冻电镜技术未来之路在何方?除了蛋白等生物大分子外,生物样品还有很重要的一面是细胞和组织。即使是目前有很多重要的蛋白结构都得到了埃米级别的解析,但由于它们都是纯化出来的,已经脱离了原来位置,就如同一片树叶脱离了大树,研究的再深刻,目前也只是一叶遮目,不要说推测这片树叶在森林里的位置,即使是在哪颗特定大树上的生长部位和结构都很难说。因此解析细胞或组织这样大尺度的高分辨精细结构具有更普遍的生物学意义。冷冻电镜技术中的单颗粒分析法在分析具有同质性结构的样品时表现出更方便、更优异的成像能力。
冷冻电镜技术的应用场景:冷冻电镜主要应用在结构生物学和材料科学当中,如在2020戴口罩戴口罩中研究人员通过冷冻电镜技术在解析病毒结构、推测其侵染人体细胞的路径等传播原理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将戴口罩的结构与其他几种冠状病毒进行了比较,发现2019-nCoV的S蛋白整体结构与SARS病毒S蛋白的整体结构相似,各个结构之间具有高度同源性。在材料科学的应用中,冷冻电镜技术在一些对电子束、热敏感材料,如钙钛矿材料、某些高分子材料、水凝胶、量子点等精细结构的物理表征与机理研究中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冷冻电镜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结构生物学研究方法。南京Cryo-TEM技术服务公司
冷冻电镜技术的研究,主要是冷冻成像和蛋白快速冷冻技术。南京Cryo-TEM技术服务公司
冷冻电镜技术揭示生物分子细节:冷冻电镜可以通过揭示细胞里发生的生命过程细节,帮助人们了解很多有意思的生物学现象。比如,我们吃辣椒会觉得辣,是因为辣椒里有一种叫做辣椒素的小分子。辣椒素与位于舌头神经末梢的膜蛋白TPRV1结合,打开膜蛋白上的一个通道,让细胞膜外面的离子向细胞膜内部流动,这样微小的流动产生的电流通过神经纤维较终传递到我们的大脑,让我们感受到辣的感觉。2013年,科学家利用冷冻电镜技术,以近原子分辨率解析了膜蛋白TRPV1的通道结构,以及它与辣椒素相互结合的结构。人们由此了解到,实际上是由于辣椒素结合到4个亚基所组成的通道膜蛋白上把孔道撑开,才使得离子可以穿透。南京Cryo-TEM技术服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