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上的京津冀”助力京津冀蝶变更美好
前不久,北京冬奥会圆满落幕,点燃了冰雪运动的激情,展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机,带来了奥林匹克运动和区域发展的活力,京津冀大地上一场看得见的变化震撼着世界。
“轨道上的京津冀”蓬勃发展,雄安新区展现出强劲生命力。放眼世界,很少有一个地方的建设场面能像雄安新区这样震撼,300个工地“塔吊林立”,10万名建设者“热火朝天”。一批批重大项目全面推进,一个个标志性工程投入使用。仅2021年雄安新区全年完成投资就超过了1400亿元,到2022年底总投资将超过70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更是超2000亿元。雄安新区的建设拉动着国内良好的需求,展现着中国经济良好的韧性。按照规划,到2022年底启动区“四梁八柱”将全部建成,交通路网骨架成型,直通北京的快速通道将打通,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生态景观体系基本形成,朝着“妙不可言” “心向往之”的典范城市迈进。
“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奔跑,让交通路网越织越密。千年大计,交通先行。雄安新区建设以来,京津冀大地上的铁路网越织越密,京张高铁、京承高铁、石济客专相继建成开通,与既有铁路形成了京津冀对外连接高铁通道主骨架。津秦高铁、津保铁路、京雄城际陆续运营,京津冀内部交通循环更加畅通。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推动北京形成“双枢纽”格局。津冀两省市组建港口联盟,天津港2021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2000万标准箱。至2021年末,京津冀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0725公里、其中高铁里程2355公里,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越来越广。三地累计打通、拓宽对接路、“瓶颈路”2000多公里。
不仅是路多了、网密了,而且出行体验也更好了。从动力集中动车组、和谐号动车组到复兴号,铁路为百姓出行提供了涵盖着时速160、250、350公里等不同速度等级,能够满足通勤、商务、旅游等不同群体的出行需求,拉近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动车组列车的速度优势已经深入人心。极大地提升并丰富了人民群众出行的美好体验。同时,高铁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区域社会协调发展,特别是国土开发和旅游业发展,推动了经济产业形态和布局的深度重构。“轨道上的京津冀”犹如动脉血管一样,用强劲的交通动力促进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快速发展,催生出强大的蝶变力量,助力打造出国家战略发展新高地。(夏庆铮)
- 11-24· 仰坡上的“蜘蛛侠”
- 11-17· 轨道上京津冀协同发展加速度
- 10-10· 轨道上的京津冀,让京畿“一盘棋”落子有声
- 7-11· 味蕾上的“最美”,让铁路出行更有“味”
- 3-21· 轨道上的京津冀助力打造现代化都市圈
- 3-17· 轨道上的“京津冀”,跑出幸福加速度
- 3-10· 轨道上的京津冀,为美好生活呈现更多惊喜
- 3-10· “轨道上的京津冀”,跑出美好生活加速度
- 3-10· 轨道上的京津冀勾勒时代发展新画卷
- 2-17· 高铁上的元宵灯会